[发明专利]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6690.5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卢招庆;李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80 | 分类号: | G06T7/8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视场 遮挡 检测 方法 系统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待检测镜头的中轴线与成像面之间的交点为原点、中轴线为第一坐标轴、待检测镜头的直径方向为第二坐标轴建立坐标系;根据视场角、泡棉内径值和视点距离进行视角方程计算,得到最大不遮挡距离,若镜头总长度大于最大不遮挡距离,判定泡棉会对待检测镜头的视场角造成遮挡。本申请通过采用数学建模方式将光学路线模拟问题转换为数学方程求解问题,降低了评估人专业门槛,适用于非光学和结构专业的人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镜头视场角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安防监控或带摄像头的电子产品领域中,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镜头的视场角是否会受到结构的遮挡。对于网络摄像头(IPC),一般不同的焦距会共用同一个壳体,为了确保设计的壳体中泡棉能够兼容不同长度和不同视场角的镜头,结构工程师需要对不同的镜头进行视场角是否会被泡棉遮挡的检测,以保障安装后的镜头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被遮挡现象。
现有的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过程中,均是通过绘制镜头与泡棉之间安装结构的3D结构图后,采用光学路线模拟的方式进行视场角遮挡检测,但由于3D结构图的绘制繁琐,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繁琐、检测耗时较长,需要有结构专业或者光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人进行检测,检测门槛较高,进而导致镜头视场角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过程中,由于采用建立3D结构图进行光学路线模拟所导致的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视场角遮挡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镜头的镜头参数信息,所述镜头参数信息包括镜头总长度、镜头视场角和视点距离,所述视点距离为所述待检测镜头中镜头视点与成像面之间的距离;
以所述待检测镜头的中轴线与所述成像面之间的交点为原点、所述中轴线为第一坐标轴、所述待检测镜头的直径方向为第二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根据所述视场角、泡棉内径值和所述视点距离进行视角方程计算,得到最大不遮挡距离,所述最大不遮挡距离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待检测镜头中最前端镜片之间的最大安全距离;
若所述镜头总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不遮挡距离,判定所述泡棉会对所述待检测镜头的视场角造成遮挡。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数学建模方式,将光学路线模拟问题转换为简单通用的数学方程求解问题,使得无需进行3D结构的绘制和光学路线模拟,简化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降低了评估人专业门槛,适用于非光学和结构专业的人员,有效的提高了镜头视场角检测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视场角、泡棉内径值和所述视点距离进行视角方程计算所采用的视角方程为:
y=tan(θ/2)*Xmax-tan(θ/2)*Xview
其中,y为二分之一的所述泡棉内径值,θ为所述镜头视场角,θ/2为二分之一视场角,Xmax为所述最大不遮挡距离,Xview为所述视点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视场角、泡棉内径值和所述视点距离进行视角方程计算,得到最大不遮挡距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镜头的端面与所述最前端镜片之间的最小安全间隔,并计算所述最小安全间隔与所述镜头总长度之间的和,得到校正后的镜头长度距离;
对应地,所述若所述镜头总长度大于所述最大不遮挡距离,判定所述泡棉会对所述待检测镜头的视场角造成遮挡,具体为:
若所述校正后的镜头长度距离大于所述最大不遮挡距离,则判定所述泡棉会对所述待检测镜头的视场角造成遮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