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兼容性光功率采样监控电路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6065.0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魏兴;吴春付;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564 | 分类号: | H04B10/564;H04B10/07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 |
| 地址: | 52334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性 功率 采样 监控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兼容性光功率采样监控电路及方法,电路包括控制器、驱动器、激光器、PNP管镜像电路、NPN管镜像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控制器与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器的第二端通过第四电阻与激光器的第一端连接,驱动器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阻与PNP管镜像电路的第一端连接;PNP管镜像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电阻与激光器的第三端连接;NPN管镜像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在驱动器与PNP管镜像电路之间,且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PNP管镜像电路与激光器之间;NPN管镜像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六电阻与激光器的第三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不同模式的电流采样解决方案,增加了产品兼容性,降低了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兼容性光功率采样监控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PD(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在光模块中主要用来监控发射光功率大小,实现APC(Automatic Optical Power Control,自动光功率控制)功能和提供发射光功率的DDMI(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 Interface,数字诊断监控接口)。其中,APC功能维持发射光功率的稳定是通过设置目标监控电流,然后根据采样得到的PD的背光电流大小,去动态调节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的偏置电流来控制发光大小,使采样电流接近目标监控电流的过程。而发射光功率监控则是经MCU(Micro ControllerUnit,单片机)通过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去读取驱动芯片(驱动器)ADC值的大小,再经过MCU换算之后实时更新存储在相应的协议区。
目前,在光模块应用中,第一方面,不同器件厂商对PD的管脚定义不完全相同。常见的接线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PD阳极接GND,另一种则是PD阴极接GND。需要不同的电路设计来驱动,导致重复打板,极大增加产品开发成本。第二方面,虽然大部分厂商提供的驱动芯片支持Sink和Source这两种电流采样模式,但仍有少部分厂商驱动芯片只支持Sink电流采样模式,且常见的设计是通过ADC电压采样,实现光功率监控,这种方式无法实现APC功能控制光功率。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高兼容性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兼容性光功率采样监控电路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兼容性光功率采样监控电路,包括控制器、驱动器、激光器、PNP管镜像电路、NPN管镜像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激光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器的第三端与所述激光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器的第四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PNP管镜像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PNP管镜像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激光器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NPN管镜像电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PNP管镜像电路之间,且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PNP管镜像电路与所述激光器之间;所述NPN管镜像电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激光器的第三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兼容性光功率采样监控电路中,所述PNP管镜像电路包括第一PNP管和第二PNP管;
所述第一PNP管的发射极和第二PNP管的发射极并联后与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和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