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绳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4153.7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启明;赵秋心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启明 |
| 主分类号: | D04C1/02 | 分类号: | D04C1/02;D04C1/12;D01D5/098;D01F1/10;D01F8/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罗楠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编织绳,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股合线(2),所述合线(2)缠绕交叉编织形成绳体(1),每股所述合线(2)包括若干根单线(3),每股合线(2)中的单线(3)相互平行分布。
2.一种编织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聚丙烯和抗氧剂,所述聚乙烯、聚丙烯均采用拉丝级材料,所述聚乙烯、聚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抗氧剂占总组分重量的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85%~98%,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是2%~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5%~20%,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是80%~95%。
5.一种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使用需求选取聚乙烯与聚丙烯的配比,将聚乙烯、聚丙烯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后投入炒料机进行炒料;
S2、炒料完成后对物料进行熔化,熔化后形成丝线,进入冷水槽进行冷却;
S3、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拉伸,拉伸后的丝线进入热水槽软化;
S4、对软化后的丝线进行第二次拉伸,拉伸后的丝线进行收卷,得到单线(3);
S5、根据需求将多根单线(3)进行捻合,得到多股合线(2);
S6、对多股合线(2)进行倒线,倒线后根据产品股数需要进行编织,得到编织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炒料机进行炒料,炒料温度为25~40℃,正反转时间设定为3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熔化使用的熔化机组设定温度分为5个温控区,所述配方中聚乙烯含量高于聚丙烯含量时,每个区温度设定为:一区:150-180℃、二区:200-220℃、三区:240-250℃、四区:250-260℃、五区:265-275℃;所述配方中聚乙烯含量低于聚丙烯含量时,每个区温度设定为:一区:180℃、二区220℃、三区240℃、四区:270℃、五区:180-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冷水槽的水面与熔化机组的出线口距离为2~3厘米,并且冷水温度控制在30℃以下,热水槽的长度必须达到4-6m;热水槽温度设定分为4区:一区水温85℃,二区90℃,三区95℃,四区1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与S4中拉伸工艺均采用拉伸机组,第一次拉伸采用的第一拉伸机组与热水槽的距离至少为1m,第二次拉伸采用的第二拉伸机组与热水槽的距离至少为60cm,所述收卷时采用的收卷机组与第二拉伸机组的距离为3~4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属第一拉伸机组采用九轮正反方向运转,设定转速为12~15r/min,所述第一拉伸机组与第二拉伸机组的拉力设定为8~15:10~45,所述第一拉伸机组的拉力小于第二拉伸机组的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启明,未经赵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1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