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与车辆荷载耦合的桥梁支座减震试验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3499.5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陆萍;王旭;吴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郭泽培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车辆 荷载 耦合 桥梁 支座 减震 试验 模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与车辆荷载耦合的桥梁支座减震试验模型,属于桥梁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振动台、模拟梁板、模拟支座、间歇加载装置以及加载板,所述振动台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模拟梁板通过模拟支座支承在所述振动台的上方,所述间歇加载装置包括竖直加载梁、加载平台、平台稳定机构和标准质量块,所述加载平台固设在所述竖直加载梁的上端且通过所述平台稳定机构与所述底座配合。本发明模型可用于桥梁在同时受到地震与车辆载荷的耦合作用时,对桥梁支座的转动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对后续桥梁建造过程中,为桥梁支座的结构及布置形式做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桥梁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与车辆荷载耦合的桥梁支座减震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桥梁梁体在竖向荷载(自重和活载)作用下会产生挠曲变形,这会引起支座发生一定的转角,桥梁支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本身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在转动过程中,支座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支座应力的合力中心偏移,这就相当于支座受到一个弯矩作用,而这个弯矩会反作用于桥梁的主梁及传递给桥梁的墩台,在受到自然灾害时,地震的激励作用则会从桥墩墩台上端作用到桥梁支座,再从桥梁支座传递给桥梁梁体,桥梁支座作为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主要的承力部件,在同时受到地震与车辆载荷的耦合作用时,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对桥梁支座进行单独的地震实验或者车辆载荷实验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地震与车辆荷载耦合的桥梁支座减震试验模型,用于桥梁在同时受到地震与车辆载荷的耦合作用时,对桥梁支座的转动性能进行测试,从而获取桥梁支座的原始数据,对后续桥梁建造过程中,为桥梁支座的结构及布置形式做准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与车辆荷载耦合的桥梁支座减震试验模型,用于桥梁在同时受到地震与车辆载荷的耦合作用时,对桥梁支座的转动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对后续桥梁建造过程中,为桥梁支座的结构及布置形式做准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地震与车辆荷载耦合的桥梁支座减震试验模型,包括底座、振动台、模拟梁板、模拟支座、间歇加载装置以及加载板,所述振动台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模拟梁板通过模拟支座支承在所述振动台的上方,所述间歇加载装置包括竖直加载梁、加载平台、平台稳定机构和标准质量块,所述加载平台固设在所述竖直加载梁的上端且通过所述平台稳定机构与所述底座配合,所述加载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置放所述标准质量块的定位槽,所述加载板通过竖直加载梁抵接在所述模拟梁板的上表面,所述竖直加载梁与所述模拟梁板之间通过销钉铰接,所述模拟梁板与所述振动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模拟梁板的外侧边缘与振动台之间的距离变化。
进一步,所述平台稳定机构包括至少三根竖直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载平台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所述加载平台通过所述导向孔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加载平台为圆形结构,所述定位槽为若干组,每一组定位槽围绕所述加载平台的圆心为中心呈圆环布置,相邻两组定位槽之间交错布置。
进一步,所述模拟梁板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横向拉杆和纵向拉杆,所述横向拉杆和纵向拉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杆铰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模拟梁板的侧面铰接。
进一步,所述振动台包括平台板、激励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平台板为圆形结构,所述平台板上开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从平台板的外圆面沿其径向延伸,所述条形通槽为多条,以所述平台板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模拟支座的底部固设有一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条形通槽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检修用超声波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固废捡拾箱及其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