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21022.3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项艳;何婷;王瑞佳;王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樟 组织培养 过程 提高 再生 效率 方法 | ||
1.一种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香樟种子进行消毒,并使消毒后种子萌发以获得香樟无菌苗;接着,以所述香樟无菌苗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并经过“芽的诱导”、“芽的增殖”、“芽的生根”步骤建立相应的香樟组织培养方法;其中,所述“芽的增殖”步骤中使用的“增殖培养基”以及“芽的生根”步骤中使用的“生根培养基”中均分别添加活性炭作为附加成分,并且,建立的香樟组织培养方法具体如下:
(1)外植体的获得与消毒:
①选取颗粒饱满的香樟种子,将其浸泡到无菌水4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利用75%酒精漂洗15s,重复3次,接着用1%次氯酸钠浸泡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冲洗完毕,用无菌吸水纸将种子上的水分吸干备用;
②将吸干水分的香樟种子接种至无菌苗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获得香樟无菌苗;其中,所述无菌苗培养基的配方为:MS,pH 5.8;
(2)芽的诱导:
将培养25-35天的香樟无菌苗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切成0.5-0.6cm大小;接着,再将其接种于含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其中,所述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1mg/L 6-BA+0.1mg/L NAA,pH 5.8;
(3)芽的增殖:
将步骤(2)得到的新芽分割成单株,并分别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3mg/L 6-BA+0.5mg/L NAA+2g/L活性炭,pH 5.8;
(4)芽的生根:
当香樟芽苗长至3cm高时,将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的配方为:1/2MS+0.5mg/L IBA+0.3mg/L NAA+2g/L活性炭,pH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樟种子选自生长健壮、干形通直、树冠端正、无病虫害、处于壮龄,且耐水淹的优良单株的香樟植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吸干水分的香樟种子接种至含无菌苗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瓶接种2粒种子,3周后观察,共接50瓶,重复三次试验,并统计香樟种子发芽率及其污染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培养30天的香樟无菌苗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切成0.55cm大小;接着,再将其接种于含诱导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无菌苗培养、芽的诱导培养、芽的增殖培养与芽的生根培养的具体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1)℃,光照时间14-16h/d,光照强度1500-2000Lx。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香樟组织培养过程中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樟组织培养方法中“芽的生根”步骤后还包括“炼苗移栽”步骤:
通过逐步开盖的方式将“芽的生根”步骤获得的试管苗放置在无菌组培室内驯化一周,并将无菌水倒入相应培养瓶中以保持水分;一周过后,将试管苗取出,并用流水将附着在试管苗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接着将其移栽于灭菌处理好的培养基质中;放其置于室内,浇透水,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其周围,定期浇水,并保证一周后减少浇水次数;4d后将塑料薄膜移开至完全拆除,7d后移出培养室,使其于自然光下进行生长;其中,所述培养基质的组成为黑土:珍珠岩=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0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