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0941.9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必亮;王晓春;姚文亮;何一军;丁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帮德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壳体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备的准备工作,步骤2:原料的准备工作,步骤3:工件的成型加工,步骤4:安装孔的加工,步骤5:工件的精加工,步骤6:工件的二次精加工,步骤7:成品的检验,本发明涉及铝材加工技术领域。该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通过在铝板的基础上整体切削,加工成一成型的散热壳体,在内部凹腔内壁面上加工出多条凸起的加强筋,多个加强筋沿凹腔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交错分布,在凹腔的内壁上形成网格状,提高凹腔球面的结构强度,避免向内凹陷,从而提高散热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铝材由铝和其它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通常是先加工成铸造品、锻造品以及箔、板、带、管、棒、型材等后,再经冷弯、锯切、钻孔、拼装、上色等工序而制成。主要金属元素是铝,在加上一些合金元素,提高铝材的性能。
由于铝材的散热性能优秀,经常使用铝材来制作各种设备的散热结构,现有的散热壳体包括内部的空腔和外部散热翅片,由于散热壳体内部形成空腔,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导致散热壳体容易发生形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散热壳体包括内部的空腔和外部散热翅片,由于散热壳体内部形成空腔,导致结构强度不足,导致散热壳体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备的准备工作:准备所有需要使用的加工设备,将设备稳定安装至水平面上,对设备进行通电测试,进入待机状态;
步骤2:原料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切割合适尺寸的铝板原料,切割后铝板的长度和宽度均留有一定余量,对切割后的铝板原料进行粗打磨,去除切口表面的毛刺和茬口;
步骤3:工件的成型加工:夹紧铝板原料的侧壁,对铝板的两面进行加工,在铝板的正面形成凹腔,凹腔的深度为15-20毫米,在铝板的背面平行间隔加工出多条凹槽,每两个相邻的凹槽之间形成一凸起的散热翅片,凹槽的宽度为2-3毫米;
步骤4:安装孔的加工:夹紧铝板的侧壁,在铝板上的边缘位置加工出贯通铝板正面和背面的安装孔;
步骤5:工件的精加工:对工件进行粗打磨,去除加工中产生的毛刺,将工件尺寸打磨至接近成品尺寸;
步骤6:工件的二次精加工:对工件进行精细打磨,使工件的外部尺寸与成品尺寸相同,同时打磨去除凹腔、凹槽、散热翅片和安装孔上的毛刺;
步骤7:成品的检验:对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对成品表面的光滑度进行测量,对产品进行检验,剔除不合格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使用砂轮对铝板原料进行粗打磨。
进一步地,多个加强筋沿凹腔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交错分布,在凹腔的内壁上形成网格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加工时使用切削液冲刷工件进行散热和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在工件的边角处打磨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将工件放置在沙池内打磨进行去毛刺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铝材散热壳体加工方法,通过在铝板的基础上整体切削,加工成一成型的散热壳体,在内部凹腔内壁面上加工出多条凸起的加强筋,多个加强筋沿凹腔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交错分布,在凹腔的内壁上形成网格状,提高凹腔球面的结构强度,避免向内凹陷,从而提高散热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变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帮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帮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屑铝片回收生产铝锭炉
- 下一篇:一种压力容器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