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型水田行-株间同步机械除草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0579.5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6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齐龙;刘闯;刘金炜;马旭;蒋郁;邓若玲;黄旭楠;陶明;龚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39/18 | 分类号: | A01B39/18;A01B39/22;A01B3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田 同步 机械 除草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型水田行‑株间同步机械除草机,包括:机架、仿形机构、T型机架、稻苗疏导器、株间除草装置和行间除草装置,所述机架是由多个并联在一起的多个T型机架组成;所述仿形机构、稻苗疏导器、株间除草装置和行间除草装置均设置在T型机架上;采用特殊的株间除草装置、行间除草装置以及多级仿形机构,解决株间除草伤苗率高的问题,达到了行间、株间杂草一次作业同步去除的目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水田机械除草机,尤其涉及一种可在水田行株间同步去除杂草的除草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田除草主要有人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两种方式,人工除草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成本较高;而施用大量化学除草剂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诸多负面问题。机械除草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除草方式,然而由于水田环境的复杂性和水稻密植的农艺特点,避开作物对株间、行间杂草进行同步防除是水稻机械除草的最大难点,然而现在同类除草机株间除草效率低,或不具备株间除草功能。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易环境污染,涉及食品安全以及浪费人力的问题,研究一种除草效果好、作业效率高的水田行株间同步机械除草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草效果好、作业效率高的水田行株间同步机械除草机。
本发明针对现有机械除草机株间除草作业速度慢,除草率低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可同时去除水田作物株间、行间杂草的高效性除草机,采用特殊的株间除草装置、行间除草装置以及多级仿形机构,解决株间除草伤苗率高的问题,达到了行间、株间杂草一次作业同步去除的目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型水田行-株间同步机械除草机,其包括:机架、仿形机构、T型机架(4)、稻苗疏导器、株间除草装置和行间除草装置,所述机架是由多个并联在一起的多个T型机架组成;所述仿形机构、稻苗疏导器、株间除草装置和行间除草装置均设置在T型机架(4)上。
所述仿形机构采用梯次仿形的方式,由株间除草装置仿形机构(5)和行间除草装置仿形机构(3)组成,可为株间除草装置、行间除草装置提供逐段、独立的仿形功能,用以适应地势起伏的土壤环境,保持恒定的作业深度;
所述株间除草装置仿形机构(5)由四连杆弹簧机构和稻草疏导器(8)组成,T型支架是侧卧设置,其包括竖向的短杆和横向的长杆,所述竖向的短杆上端连接设置有四连杆弹簧机构,而所述稻苗疏导器(8)则位于竖向的短杆的下端;
所述四连杆弹簧机构由弹簧轴和四连杆组成,弹簧轴连接四连杆的对角两侧,可使T型机架上下移动;所述弹簧轴内含弹簧,可在一定行程内压缩、拉伸弹簧,沿轴向做伸缩运动。
所述株间除草装置仿形机构(5)与T型机架连接处带有旋紧螺钉,可根据作业深度方便快捷地调节T型机架高度。
所述稻苗疏导器(8),其为平板状,前窄后宽,其行进方向的前部向上翘起,翘起的倾角为0到30度;后半部水平,配合四连杆弹簧机构、T型机架组成株间除草装置仿形机构对土壤进行仿形;稻草疏导器通过其上设置的限位槽与T型机架连接。
所述株间除草装置由株间除草辊位置调节部件和对转式除草辊组成。所述对株间除草辊位置调节部件由固定板和伸缩板组成,固定板安装在T型机架上,带有高度调节板,位置可上下调节;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上端嵌入固定板内,形成滑轨结构,由旋紧螺栓固定位置;其下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对转式除草辊,且可横向滑动调节对转式除草辊的横向位置。
所述对转式除草辊外形呈伞状,叶片外缘采用圆弧状且底部向上有一定倾斜角度,底部呈水平状,可与株间除草装置位置调节部件上的轴承配合。工作时嵌入水田土壤后随着机具向前行进作从动回转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