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内耐磨系统的建立设备和配套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8070.7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充松峰;魏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亿冠热能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B25B11/02;G01B21/08;G01K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耐磨 系统 建立 设备 配套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内耐磨系统的建立设备和配套的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内保护冷凝壁的耐磨系统建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模块式的底部卡装轨道,滑动安装于底部卡装轨道上的至少一个门型架,门型架包括一根组装式横梁和横梁两边的两根立梁,横梁上滑动安装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组装工位以择一安装定位出墨笔、焊接件固定夹具、或涂覆枪,工作台与传动带固定,传动带环绕于横梁外部安装,两端连接传动轮,传动轮连接拖动电机,工作台上设置有鳍板厚度检测装置和鳍板温度检测装置。优点在于:建立了一套通过模块化自由拼装的系统装置,可以对锅炉的内表面进行测量以确定最合适的防磨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内部的防磨系统建立设备的相关领域,特别是一种锅炉内耐磨系统的建立设备和配套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硫化床锅炉炉内基本的气固流动方向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性的结论:循环流态化气固流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部结构上的客户团聚现象寄整体结构上颗粒浓度的不均匀分布。即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存在中心区域颗粒浓度低且总体向上运动,边壁区域客户浓度高且呈现的“环-核”流动结构,这种局部和整体不均匀性相互关联的影响,是循环流态化气固两相流动的重要特征。
所以具体在工作过程中,申请人认为,炉内分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防护方式,四角区域目前采用浇注料覆盖的方式来保护,采用激光敷熔对角部敷熔三到四根管子,外侧用导流防护板竖板进行防护,由于四角区域颗粒浓度大,多磨损剧烈,采用浇筑覆盖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但是影响换热效率减少了受热面;单一采用激光敷熔在保护范围内可以很好的防止磨损,但是外侧第一根管子会因为敷熔的不平整,形成许多的涡流,对此管子会加剧磨损,甚至爆管,所以有些地方需要采用敷熔加导流板方式进行防护。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炉内密相区由一次风至上标高12.5米处,为磨损最普遍的地方,此区域特点灰份颗粒的浓度高,磨损充分在每一个细小的角落,一般采用导流板疏导防磨的方式,减少面壁流对管子表面的磨损,但是仍有一部分颗粒因以垂直撞击的方式对管子表面造成磨损在此区域采用导流板防磨为主,喷涂为辅的防磨方式,既解决导流板最上层的磨损问题,也解决了短途寿命短的问题,可使寿命延长4到6年,如采用三烟道出口区域,穿墙管上部区域采用导流板加喷涂的方式4,吊瓶根部采用浇注料架喷涂的导流板相结合的方式。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该理论无法完全的实施。具体的表现在,1.防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何处采用何种方式多通过工人经验确定,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也低;2.加工部件间互换性差;3.受限于人口尺寸要求,相关零部件难以作为整体进行整套工序,不得不一现场一设备,现场加工结束设备大部分报废,整体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也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
设计一种炉内耐磨系统的建立设备,包括模块式的底部卡装轨道,滑动安装于所述底部卡装轨道上的至少一个门型架,所述门型架包括一根组装式横梁和两根立梁,所述横梁安装在立梁之间,所述横梁上滑动安装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组装工位以择一安装定位出墨笔、焊接件固定夹具、或涂覆枪,所述工作台与传动带固定,所述传动带环绕于所述横梁外部安装,两端连接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连接拖动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鳍板厚度检测装置和鳍板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中,所述横梁的底部安装有齿轮,对应的在立梁上设有与其配合的齿条,所述齿轮配合安装垂直电机,该垂直电机固定在所述横梁底部。同时起到固定横梁高度的作用。
具体实施中,所述立梁包括至少2根组装杆,所述组装杆间经由连接块或定位销相连接。
具体实施中,所述模块式的底部卡装轨道包括至少两个相拼装的单元滑轨,所述门型架与所述滑轨间设有齿轮齿条配合连接机构,两个相拼装的单元滑轨间设有拼装定位原件。
具体实施中,所述立梁的底部设有L型支架,L型支架包括两侧的L型板与连接两侧L型板间的连杆,与耐磨板间设有定位夹具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亿冠热能设备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亿冠热能设备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8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转角移动货物的超薄顶移机
- 下一篇:铝片打码自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