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6151.3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真;王龙聪;王龙波;王龙添;江义平;王泉生;魏伟胜;王龙花;陈清福;郭铭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迅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B08B9/093;B08B9/46;B08B13/00;B02C19/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外浮顶 油罐 清洗 设备 工艺 | ||
1.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包括设于外浮顶油罐内的浮盘顶上的抽油气动泵、抽油管、射流破碎枪、抽装外浮顶油罐内支腿立柱的安装支腿立柱专用设备,所述抽油管、射流破碎枪穿设于用于支撑浮盘的支腿立柱孔内,所述抽油管与所述抽油气动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抽油气动泵的出油口与混合油管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三液位分离装置、返料油泵,所述混合油管另一端与所述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出油口与所述三液位分离装置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的污水出口仓与外部污水处理处相连接,所述三液位分离装置的混合出油口仓与所述返料油泵连接,所述三液位分离装置的污水出口仓与外部污水处理处相连接,所述返料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有返料油管,所述返料油管分别与所述射流破碎枪和外部油罐连接,所述支腿立柱的外部固定套设有支腿立柱外套管,所述安装支腿立柱专用设备包括固定套设于支腿立柱外套管外部的支撑包箍、穿设于支腿立柱上拉环圈的下横向协撑块、若干调整螺杆,所述支撑包箍上固定设有连接拉杆筋,所述连接拉杆筋内穿设有上横向协撑块,所述下横向协撑块和上横向协撑块之间设有将上横向协撑块张紧在连接拉杆筋上的千斤顶,所述调整螺杆对称穿设于所述下横向协撑块和上横向协撑块之间,每一根所述调整螺杆上分别套设有可与下横向协撑块和上横向协撑块的端面相抵制的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向协撑块上设有防止千斤顶作业损坏支腿立柱上拉环圈的千斤顶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包箍包括第一支撑包箍和第二支撑包箍,所述第一支撑包箍和第二支撑包箍通过螺栓固定套设于外部的支腿立柱外套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包箍和第二支撑包箍上分别固定设有横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浮顶油罐上的清扫抽吸口与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的进油口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管与所述抽油气动泵的进油口相连接,所述抽油气动泵与所述射流破碎枪的进油口相连通。
7.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油循环回用的外浮顶油罐清洗设备清洗油罐的工艺:
(1)设备现场安装:将抽油气动泵、抽油管、射流破碎枪、混合油管、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三液位分离装置、返料油泵、返料油管安装并且调试好;
(2)检测沉积物:保持油罐内的油温在正常使用状态,保留外浮顶油罐的液位高于支腿立柱300mm-500mm,拔抽出所需的支腿立柱并且编好标记,检测和记录油罐底的残渣及沉积物的积存量,然后在需要进行残渣破碎的支腿立柱孔中插入抽油管和射流枪破碎枪,并将抽油管与抽油气动泵进油口连接,返料油泵的出油口通过返料油管连接至射流破碎枪的进油口或外部油罐入口;
(3)循环破碎搅拌:启动抽油气动泵,抽油气动泵通过抽油管将外浮顶油罐内的油抽起来并送入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和三液位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混合油经返料油泵、返料油管送至射流破碎枪内,通过射流破碎枪对油罐底的残渣和沉积物进行平面射流破碎搅拌,在射流破碎搅拌的时候对淤积物采用先高后低的平面射流破碎法搅拌作业;
(4)检测破碎后沉积物:经过整体一次油罐内射流破碎后,再次检测油罐底的残渣及沉积物是否全部达到破碎要求,如若没有达到要求,则继续射流破碎作业直至检测残渣及沉积物、油层达到流动性混合油能抽吸输送为止;
(5)进行二次分层抽吸:启动抽油气动泵,按顺序先抽吸油罐底下部分残渣及沉积物的混合油,输送到油罐外的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三液位分离装置分离,将分离后的油、水通过返料油泵输送至指定的外部油罐内,分离后的油渣直接装袋,然后抽吸油层上面的轻质油,并且保证油罐内的油能够流动;
(6)加注惰性气体:回装支腿立柱,让浮盘的支腿立柱落到油罐底,然后向油罐内通入惰性气体,检测和调整油罐内气体达到要求,并且保持油罐内在常用温度下;
(7)浮盘降落罐底后破碎搅拌:回装支腿立柱后,待浮盘降落罐底后,用安装支腿立柱专用设备进行抽拔出支腿立柱,并且检测沉积物油泥渣的存量;重复上述步骤(3),对油罐底淤积油泥渣进行平面射流破碎、搅拌,直到罐内油检测达到混合油标准;
(8)浮盘降落罐底后循环作业:重复上述步骤(5),将混合油输送到油罐外的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三液位分离装置分离,直至一次性抽吸干净;
(9)循环破碎直至检测达到流动性混合油要求:继续检测油罐底料成分,还存在部分残渣以及沉积物时,拔抽出支腿立柱,安装射流破碎枪,重复步骤(3)和步骤(5),按层次和量逐步抽吸油输送出油罐外,经过灌外自动破碎过滤油渣分离装置、三液位分离装置分离后,再把分离后的油经过返料油泵通入射流破碎枪内对油罐底的残渣以及沉积物进行射流破碎,通过重复利用分离后的油循环射流破碎,直到检测罐底残渣及沉积物全部达到破碎要求;
(10)向罐外输送混合油进行分离:保证油罐内的油具有流动性,重复步骤(3),抽油气动泵一边抽吸一边从油罐中央向周围平面射流清洗,让混合油流向油罐壁侧;此时,用三组抽油气动泵组轮流分别交换位置对有淤积油泥渣的混合油抽吸干,然后输送到油罐外进行油渣、水分离,作业结束后暂停蒸汽加温;
(11)温水清洗:混合油抽吸完成后,检测确定油罐内液位低于人孔后,打开人孔盖,检查油罐内的清洗情况,如果没存在较多的混合油泥,重新封闭人孔盖,用安装支腿立柱安装设备,按顺序从中间向罐周围拔抽出支腿立柱,支腿立柱孔内安装射流破碎枪对罐底、浮盘底部、罐壁用温水进行轴向360°以及径向360°射流清洗,用抽油气动泵抽出油罐底部油水到油罐外部分离;作业结束后,再次打开人孔盖、清扫孔,并且停止蒸汽加温和惰性气体加注,然后进行通风换气;
(12)置换气体,人工进罐扫尾作业:通风后,达到人工进入油罐条件后,人工进入油罐内,对有残留的小部分残渣再冲洗一下即可,对罐底凹凸不平处的残渣用抽油气动泵吸抽出罐外进行分离,对浮顶、罐壁、罐底清理的一小部份铁锈、油沙泥进行装袋搬出罐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迅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迅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1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