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弯曲高柔性拖链电缆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4830.7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谢钟铮;帅平跃;李渊慧;陈权;李良双;应红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85;H01B7/04;H01B13/00;H01B13/24;H01B13/32 |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32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柔性 电缆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弯曲高柔性拖链电缆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拖链电缆耐弯曲性能差、耐磨性差、强度不够高的问题,还解决了生产时挤出有褶皱,冷却后保护外层表面有龟裂的问题。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侧包覆有包芯层,所述包芯层的外侧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内部设有尼龙线,所述阻水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内层,所述保护内层的外侧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外层。本发明通过在保护外层的表面设计环形槽,且保护外层采用耐磨橡胶挤出,可使得电缆的抗弯曲性能好,耐磨性能好,通过设计由芳纶线编织的加强层以及在阻水膏内加入尼龙线,可使得电缆的结构强度更高,抗拉扯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弯曲高柔性拖链电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拖链电缆常用于移动机构上,由于特殊的工作情况,拖链电缆在使用时会被频繁拉扯,这就要求拖链电缆有足够的柔性。在设备单元需要来回移动的场合,为了防止电缆纠缠、磨损、拉脱、悬挂散乱,常把电缆放入电缆拖链中,对电缆形成保护,并且电缆还能随拖链实现来回移动,这种可以跟随拖链进行来回移动而不易磨损的高柔性专用电缆便叫拖链电缆,通常也可称之拖曳电缆,坦克链电缆。
但是现有的拖链电缆的耐弯曲性能差、耐磨性差,强度不够高,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传统拖链电缆加工时存在保护外层有褶皱,在冷却时还有温度控制不当导致表面产生龟裂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弯曲高柔性拖链电缆及其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拖链电缆耐弯曲性能差、耐磨性差、强度不够高的问题,还解决了生产时挤出有褶皱,冷却后保护外层表面有龟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弯曲高柔性拖链电缆,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侧包覆有包芯层,所述包芯层的外侧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内部设有尼龙线,所述阻水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内层,所述保护内层的外侧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外层。
优选的,所述线芯的数量为三条,三条所述线芯的外侧均包覆有包芯层。
优选的,所述尼龙线的数量为三条,每条所述尼龙线均由尼龙纤维捻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阻水层由阻水膏填充而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由芳纶线编织而成,所述芳纶线编织角度为75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层的外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在保护外层的外表面均匀分布。
一种耐弯曲高柔性拖链电缆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将线芯原料在第一台挤出机挤出,在阻水膏机的料筒内加入阻水膏原料并混合,原料经混合后通过阻水膏机导轮粘附阻水膏,且使得包覆有包芯层的线芯以及尼龙线穿过阻水膏机的模头,然后通过阻水膏机导轮粘附阻水膏实现对线芯的阻水加工,并形成阻水层;
第二步、将阻水加工后的线缆输入第二台挤出机,挤出机上填装橡胶,橡胶挤出后形成保护内层,保护内层对阻水层进行包覆;
第三步、将加工完保护内层的线缆输入第三台挤出机,该挤出机为复合挤出机,生产编织网构成加强层包覆在保护内层的外侧,并挤出保护外层,第三台挤出机的运行温度为170℃—210℃,第三台挤出机填装耐磨橡胶原料;
第四步、保护外层挤出后,线缆经过模压机,对线缆的保护外层进行模压成型,使得保护外层形成环形槽;
第五步、将成型后的线缆输入冷却池中,通过冷却水对电缆进行冷却,冷却池水为循环冷却水,通过恒温制冷器制冷,冷却水的温度为5℃-10℃;
第六步、将电缆经过干燥箱干燥,通过绕卷机对电缆进行盘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