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进出港助航方法和装置、船舶进出港口演练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7922.2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原;夏媛媛;姜雨函;董晓斐;伯佳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F16/29;G09B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进出 港助航 方法 装置 港口 演练 | ||
本申请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进出港助航方法和装置、船舶进出港口演练方法,旨在解决船舶进出港过程中船岸无法交互立体展示的问题。本申请应用于船舶智能航行数字沙盘系统,发送本船的船舶信息、进港或出港请求信息,接收港口信息并获取本船的靠泊或离泊信息,通过数字沙盘交互单元接收用户输入的船舶进港或出港航线信息,生成并显示进港或出港的船舶三维模型,将船舶进港或出港航线信息作为计划航线。本申请方法为船舶进出港过程中提供船岸交互展示,可以直观展示船舶进出港口时的航行过程,还可以模拟进港前的船岸交互展示港口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进出港助航方法和装置、船舶进出港口演练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大规模的跨国生产,促进了国家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海洋运输产业的发展。国内为迎合航运的迅速发展,提高泊位周转速率、降低待泊时间,克服天然岸线、港湾资源较少等劣势,大力推进泊位大型化、深水化发展。因此在港口内航道内船务繁忙,碰撞风险加大;并且导致从锚地到泊位之间时间延长。电子海图系统只能显示每个进出港船舶的当前位置及港口的二维图像,无法直观展示船舶进出港口时的航行过程,因此无法实现船舶进出港过程中船岸三维交互展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直观展示船舶进出港口时的航行过程,无法实现船舶进出港过程中船岸三维交互展示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船舶进出港助航方法和装置、船舶进出港口演练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进出港助航方法,应用于船舶智能航行数字沙盘系统,所述船舶智能航行数字沙盘系统包括: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指令信息的数字沙盘交互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子海图和所述指令信息生成三维模型数据的三维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数据生成并显示三维数字沙盘模型的虚拟场景展示单元;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发送本船的船舶信息、进港或出港请求信息;
步骤S120、接收港口信息,获取本船的靠泊或离泊信息;
步骤S130、通过所述数字沙盘交互单元接收用户输入的船舶进港或出港航线信息,并控制三维船舶模型的显示;基于港口区域的电子海图、所述进港或出港航线信息、所述港口信息和所述靠泊或离泊信息生成船舶进港或出港三维数据;所述虚拟场景展示单元基于所述船舶进港或出港三维数据生成并显示进港或出港的三维船舶模型;
步骤S140、将所述船舶进港或出港航线信息作为计划航线。
可选地,步骤S120中获取本船的靠泊信息的方法,包括:
所述虚拟场景展示单元展示港口区域虚拟场景;
基于所述港口区域虚拟场景判断本船是否可以靠泊;
当判断结果为可以靠泊时,根据所述港口信息和所述船舶信息确定本船的停靠泊位。
可选地,所述港口信息包括水深、潮汐、风向、流向、码头长度、泊位长度、可停靠泊位数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船舶信息包括船长、船宽、吃水深度、入港航速。
可选地,所述数字沙盘交互单元包括触摸屏和触摸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进出港助航装置,应用于船舶智能航行数字沙盘系统,所述船舶智能航行数字沙盘系统包括: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指令信息的数字沙盘交互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子海图和所述指令信息生成三维模型数据的三维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数据生成并显示三维数字沙盘模型的虚拟场景展示单元;该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