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及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387.7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余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泽远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7/01 | 分类号: | B29D7/01;C09J7/10;C09J7/30;C09J183/07;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胶带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振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及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该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包括硅料配制、混炼成胶、吹压合模和辊压定型;所述吹压合模中使用的合模机包括机架、压模、辊膜柱和控制器;由于硅胶振膜注塑的生产方式,限制了硅胶振膜的膜层厚度,同时注塑生产的硅胶振膜受模腔成型过程的干扰,具备未完全消除的内应力,继而降低了硅胶振膜使用中的性能效果;故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合模机上的压模,配合辊膜柱上的凸起,对吹塑拉伸的硅胶膜片先后进行振膜的造型过程,降低了硅胶振膜定型的厚度,同时利用棱条将吹塑出的柱状硅胶膜分为四等份,增加了硅胶振膜的生产量,从而改良了硅胶振膜胶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及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振膜对微型扬声器的放声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扬声器由力到声的转换质量和扬声器的承受功率以及重放音质的优劣;振膜材料要求密度小、刚性好和阻尼适中;振膜密度越小,质量越轻,振动速度最快;其刚度主要决定了扬声器可能出现的分割振动频率;振膜的理想振动的情况是:音圈启动时振膜要立即启动,当音圈没有音频电流流过停止动运时,振膜也要立即停住,需要兼顾前后振膜的内部阻尼适中为好;关于声学器件中振膜作用的介绍,可参见:吴宗汉,振膜系统材料特性对传声器相关特性影响分析[J],电声技术,2009(No.10).17-19。
硅胶振膜制备的厚度关系到其在声学仪器中的作用效果,传统注塑方式制得的硅胶振膜厚度难以达到50μm以下,限制了硅胶振膜的使用效果,同时在注塑制备硅胶振膜的过程中,模腔中生产振膜的性能参数难以稳定,有效的生产速率同样受到影响。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硅胶振膜胶带及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108902017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及硅胶振膜胶带,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气相白炭黑、添加剂和交联剂依次加入搅拌桶中并搅拌30~60min形成硅胶胶水;将所述硅胶胶水倒入储胶罐中,并抽成真空消除气泡;将上述消除气泡的硅胶胶水通入涂布头,均匀涂布在第一功能薄膜层表面,形成胶黏剂层;通过复合压辊将所述胶黏剂层与第二功能薄膜层贴合,形成硅胶振膜胶带;经收卷轴将硅胶振膜胶带收成卷状;该技术方案中的硅胶振膜胶带,与现有硅胶振膜胶带相比,声学阻尼性能提升,总谐波失真减小8%、听音良率达98%;但是该技术方案中。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及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采用了特殊的制备装置和方法,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及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通过设置在合模机上的压模,配合辊膜柱上的凸起,对吹塑拉伸的硅胶膜片先后进行振膜的造型过程,降低了硅胶振膜定型的厚度,同时利用棱条将吹塑出的柱状硅胶膜分为四等份,增加了硅胶振膜的生产量,从而改良了硅胶振膜胶带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硅胶振膜胶带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硅料配制:选择乙烯基硅树脂作为硅胶的主料,其粘度10000mPa·s,乙烯基质量分数1%-3%,含氢乙烯基硅油,活性氢质量分数大于1%,粘度大于15000mPa·s,并添加抑制剂和增粘剂,最后添加反应催化剂;
S2、混炼成胶:将S1中选配完成的原料加入至搅拌釜中,控制搅拌釜内的温度在280℃内,并使搅拌釜中的压力维持在1.5-1.8bar,在其运行过程中,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处于 220℃至280℃内循环变换,使温度以2℃/min的速度变化,运行2-3h后得到混炼合格的硅胶;搅拌釜内循环的温度变化过程促进了其中混炼物的混匀效果,匀速的温度变化利于消除混炼胶中各种混合物之间的内应力,进而维持混炼胶相对稳定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泽远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庆泽远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