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04774.9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5H7/04;G01B5/245;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 地址: | 61005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支座 安装 方法 | ||
1.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按照图纸对支座横梁(81)和支座连接板(82)进行下料,将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组对并焊接;然后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然后在支座连接板(82)上钻螺纹孔(83),完成轴承箱支座(8)的加工;
S2、按照图纸将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组对、并通过螺栓把紧;然后将组装好的轴承箱(7)和轴承箱支座(8)吊至内筒(4)中;
S3、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
S4、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
S5、当转动轴(72)的垂直度、以及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后,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
S6、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点焊固定完成后,解除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的连接螺栓,将轴承箱(7)吊至内筒(4)的外部,然后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满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的方法,包括
S3.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卡箍(51)、第一测臂(52)、第二测臂(53)、划针(54)和百分表(55);所述第一测臂(52)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53)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固定连接;
S3.2、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
S3.3、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的垂直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的方法,包括
S4.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卡箍(51)、第一测臂(52)、第二测臂(53)、划针(54)和百分表(55);所述第一测臂(52)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53)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固定连接;
S4.2、调整划针(54)的位置,使划针(54)的针尖到卡箍(51)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内筒(4)的内半径;
S4.3、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
S4.4、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之前,还包括对焊接在一起的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进行焊后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包括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点焊时,在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之间交替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时,点焊长度为L;其中,10mm≤L≤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支座横梁(81)为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7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