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04579.6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6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毛炳荣;毛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沃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1;C02F11/143;C02F11/145;C02F11/15;C10L5/46;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奉贤区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衍生 清洁 燃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含污泥的污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污水的异味及污水中所含重金属离子,得到污水A;
S2、向经过步骤S1处理后所得污水A中加入污水改性调理剂,混合均匀后陈化1~2.5小时,得到污水B;其中,所述污水改性调理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污水A、所述组分A、所述组分B的质量比为100:0.5:0.25;其中,所述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次氯酸盐5~20份、重铬酸盐8~20份、铬酸盐8~20份、硝酸铜20~35份、硝酸钙20~38份、硝酸钠25~41份,所述组分B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3~6份、乳酸杆菌1~4份、黑曲霉菌1.5~5份;
S3、向经步骤S2处理后所得污水B中通入臭氧微纳米气泡,通过臭氧微纳米气泡进行曝气,使臭氧与污水B充分接触,同时对通入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污水B进行超声处理,通过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强氧化性破坏污水中的胞外聚合物和细胞壁,同时通过臭氧微纳米气泡和超声波处理后再分离出污水B中所含的油相,得到污水C;
S4、采用高压电子脉冲技术对经步骤S3处理后所得污水C进行处理后,然后再进行机械脱水,脱水至含水率低于30%,得到污泥;
S5、向经步骤S4处理后所得污泥中加入辅助燃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的混合物料自然干化至含水率低于20%,送入压制机压制成型即得污泥衍生清洁燃料;其中,经步骤S4处理后所得污泥与所述辅助燃料的质量比为25~80:10~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含污泥的污水pH调整至4~5后加入铁盐,得到的污水中Fe3+的浓度为0.2~0.6g/L,搅拌20~30分钟后置于电解池中,接通电解池电源,进行电解,电解完成后即得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污水;
S12、向经步骤S11处理后所得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污水中加入微生物除臭菌剂,搅拌反应3~6小时,得到污水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电解电压为15.0V~20.0V,电解时间为3~6小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的微生物除臭菌剂中含有粪产碱杆菌、显核菌、大芽孢杆菌、康宁木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超声处理中,超声波的频率为20~40k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高压电子脉冲技术,其工艺参数为:脉冲电压为20~50kV,脉冲频率为200~400kHz,处理时间为0.1~10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自然干化的温度为20~30℃,自然干化的时间为10~2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辅助燃料选自生物质燃料原料和炭黑浆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其中,所述生物质燃料原料选自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秸秆、稻壳、玉米芯、药渣、果树废枝、食用菌渣、棕榈壳、棕榈须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泥衍生清洁燃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燃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生物质原料自然干化至含水率≤15%;
b、将含水率≤15%的生物质原料粉碎至粒径≤5mm,即得所述生物质燃料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沃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沃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5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