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带有冷却机构的冲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9925.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1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光 |
主分类号: | B21D22/06 | 分类号: | B21D22/06;B21D37/16;B21C51/00;B30B1/10;B21D37/12;B21D4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零部件 带有 冷却 机构 冲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带有冷却机构的冲压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冲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冲压力的稳定和机构内部冷却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一侧外壁均开有凹槽,且两个机架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冲压机构,两个机架相对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座,两个所述机架顶部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冷却液箱,安装板顶部外壁开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连接件固定有液泵,液泵进液口通过连通管与冷却液箱一侧外壁相连接,液泵出液口通过主流管连接有分流管。本发明促进了上模座和下模座内部工件的全面冷却,提高了汽车零部件冲压形成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带有冷却机构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而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零部件,这就需要用冲床来对其零部件半成品进行冲压工作。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209123.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横板上,所述轴承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焊接在上压模的上表面,所述上压模的两侧通过滑动机构安装在挡板上。上述专利中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存在以下不足:整体工作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进行冲压,使得下压力过慢而不够有效,且不配备相应的冷却机构来对冲压过程中的工件进行冷却,因此,亟需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带有冷却机构的冲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带有冷却机构的冲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用带有冷却机构的冲压装置,包括两个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一侧外壁均开有凹槽,且两个机架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冲压机构,两个机架相对一侧底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底座,两个所述机架顶部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冷却液箱,安装板顶部外壁开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壁通过连接件固定有液泵,液泵进液口通过连通管与冷却液箱一侧外壁相连接,液泵出液口通过主流管连接有分流管,安装板顶部外壁开有两个导孔,分流管的两端均插接于两个导孔内,分流管的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导管,两个导管远离分流管的一端均通过螺纹固定有同一个上模座,上模座内部开有冷却槽,冷却槽的一侧内壁开有两个导流孔,上模座底部内壁开有凸模。
优选地: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压杆、连接杆、减速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连接轴,减速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机架一侧外壁上,机架的一侧外壁分别开有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转轴插接于第一转孔内,转轴的一端通过螺纹与减速电机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连杆通过螺纹固定于转轴的另一端,第三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四连杆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三连杆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转轴插接于第二转孔内。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于第二转轴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连杆的一侧相连接,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固定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冲压杆通过螺纹固定于连接杆的底部,机架靠近冲压杆下方的外壁开有滑孔,冲压杆与滑孔形成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光,未经王旭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9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将螺丝钉打入治具中的打螺丝机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沙石筛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