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仓库内运输车的分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8768.7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何少岩 |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仓库 运输车 分配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仓库内运输车的分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每层楼层当前的运输车数量,以及需要运输货品载体的作业量;根据每层楼层对应的运输车数量和作业量,确定多层楼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调整运输车数量的目标楼层;如果存在目标楼层,对目标楼层的运输车数量进行调整。本发明在运输车执行作业的过程中,可基于每层楼层当前的运输车数量和作业量,判定是否存在需要调整运输车数量的目标楼层,并对存在的目标楼层进行运输车数量的调整,从而可以保证每层楼层的运输车数量和作业量平衡,以提高仓库中运输车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集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仓库内运输车的分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密集仓储是指利用特殊的存取方式或货架结构,达到存储密度最大化的仓储系统。该密集仓储由多个楼层组成,每个楼层包含有多个巷道和多个通道,每个巷道的货架上的货物连续存储,每个楼层上运行有执行作业的穿梭车(例如托盘穿梭车),该穿梭车可以将货架通过通道运送到出库口或者提升机。
相关技术中,每个楼层当前运行的穿梭车数量通常是上一次执行本楼层内作业的穿梭车的数量,或者是仓库物流系统随机分配的,从而导致在执行作业的过程中,每个楼层当前运行的穿梭车数量与需要执行的作业量不平衡,严重影响了仓库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库内运输车的分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平衡每个楼层当前运行的穿梭车数量与需要执行的作业数量,从而提高仓库作业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仓库内运输车的分配方法,预设仓库中包含有多层楼层和多辆运输车;每层楼层设置有货品载体;该运输车用于运输货品载体;该方法包括:获取每层楼层当前的运输车数量,以及需要运输货品载体的作业量;根据每层楼层对应的运输车数量和作业量,确定多层楼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调整运输车数量的目标楼层;如果存在目标楼层,对该目标楼层的运输车数量进行调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每层楼层对应的运输车数量和作业量,确定多层楼层中是否存在需要调整运输车数量的目标楼层的步骤,包括:针对每层楼层,执行下述操作:根据当前楼层的运输车数量和作业量,确定当前楼层的运力指数;如果该运力指数不属于指数阈值范围,根据该运力指数,确定当前楼层为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或者当前楼层为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如果存在目标楼层,对目标楼层的运输车数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控制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向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调配运输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指数阈值范围通过下述方式确定:统计多层楼层对应的运输车数量的总量,以及需要运输货品载体的作业量的总量;根据运输车数量的总量和作业量的总量,确定仓库的运力指数;将仓库的运力指数减去第一调节值,得到指数阈值范围的下限;将仓库的运力指数加上第二调节值,得到指数阈值范围的上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运力指数,确定当前楼层为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或者当前楼层为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的步骤,包括:如果运力指数低于指数阈值范围的下限,确定当前楼层为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如果运力指数高于指数阈值范围的上限,确定当前楼层为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楼层包括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和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上述如果存在目标楼层,对目标楼层的运输车数量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针对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计算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的运力指数等于指数阈值范围的上限时,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需要减少的运输车数量;基于需要减少的运输车数量,确定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的运输车调整量;针对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计算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的运力指数等于指数阈值范围的下限时,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需要增加的运输车数量;基于需要增加的运输车数量,确定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的运输车调整量;根据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的运输车调整量和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的运输车调整量,控制运力过剩的目标楼层向运力不足的目标楼层调配运输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8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