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8075.8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0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首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电子 签名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应用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签约方通过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签约请求;认证后读取区块链系统中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和CA证书发送到第一客户端;将请求签约记录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并向所有节点广播;接收第二客户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将确认请求记录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并向所有节点广播,第一签约方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电子签名;接收第一客户端返回的签名完成信息,将签约记录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并向所有节点广播;将已签署的目标电子合同同步存储至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并覆盖区块链系统中的目标电子合同。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以区块链节点的方式加入区块链系统中。本发明通过区块链实现了电子合同的电子签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涉及到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电子签名具有两个基本功能:1、识别签名人;2、表明签名人对内容的认可。通俗点说,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的签名,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它类似于手写签名或印章,也可以说它就是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才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每台计算设备可以参与数据库记录,并且各计算设备之间可以快速的进行数据同步的特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中广泛的进行应用。
目前,如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电子签名领域中,以保证电子签名的可靠性,进而将电子签名应用于各种电子合约系统中以满足该系统签订的电子合同符合客观性、合法性、真实性的要求,保障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本技术领域的一大热门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应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签名应用方法,包括:
步骤S1、电子合约系统接收第一签约方通过电子合约系统的第一客户端发送的签约请求,所述签约请求包含第一签约方的身份认证信息、所要签署的目标电子合同的合同编码信息和第二签约方的用户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签约方为目标电子合同的其中一个签署方,所述第二签约方为目标电子合同的其他签署方,所述第一客户端为与第一签约方的用户标识相对应的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以区块链节点的方式加入区块链系统中;
步骤S2、电子合约系统在接收到所述签约请求后,对第一签约方的身份认证信息及合同编码信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读取区块链系统中存储的目标电子合同以及与第一签约方相对应的CA证书并发送到第一客户端,并形成包含有第一签约方的用户标识、第二签约方的用户标识、合同编码以及签约请求发送时间点的请求签约记录;
步骤S3、电子合约系统将所述请求签约记录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并向包括第二客户端在内的区块链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广播;所述第二客户端为与第二签约方的用户标识相对应的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区块链节点的方式加入区块链系统中;
步骤S4、电子合约系统接收第二客户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向第一客户端开放电子签名权限,并形成包含有第二签约方的用户标识、第二签约方对请求签约记录的确认信息和确认时间的确认请求记录;
步骤S5、电子合约系统将所述确认请求记录存储于区块链系统中并向区块链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广播,第一签约方基于所述CA证书并通过第一客户端在电子合约系统上对目标电子合同进行电子签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首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首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8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压吸尘式建筑基坑护栏
- 下一篇:一种空调气水双源共用冷凝换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