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顶风道的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1856.4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杜欣;徐军林;李阳;朱丹;熊朝辉;王华兵;张峰;周兵;余行;付先进;欧阳冬;张建明;张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F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安装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顶风道的安装方法和安装结构,方法包括:S0,进行风道侧板和风道底板的预制,风道侧板的顶部设有浇筑槽;S1,现场进行风道侧板的上升和定位,使风道侧板的浇筑槽与车站中板上预留的浇筑孔连通;S2,通过车站中板上的浇筑孔使现浇混凝土进入风道侧板的浇筑槽内,使该风道侧板与车站中板固结在一起;S3,将风道底板安装至结构侧墙与风道侧板之间。本发明通过现浇混凝土将风道侧板与车站中板固结为一体,使二者协同受力,能显著地提高轨顶风道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无需搭设脚手架、模板等,施工便利,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有效地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顶风道的安装方法及轨顶风道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铁车站工程中,车站轨行区上方中板一般需设置混凝土轨顶风道。受现浇工艺及盾构始发限制,无法实现轨顶风道与车站中板同步浇筑,一般采用车站中板预留钢筋并于站内二次搭建脚手架支模方式现浇施工轨顶风道。
目前常规施工方式由于轨顶风道采用现浇模式,混凝土振捣棒只能从中板预留孔伸入,对于风道底板混凝土振捣效果不佳。同时实施过程中由于需要搭建满堂脚手架支模,从中板预留浇捣孔分两次浇筑成型,严重占用机电系统施工工期,且因轨顶风道内部空间狭窄,模板难以彻底拆除,运营阶段存在模板脱落后从风孔落出砸中接触网或开行列车的潜在安全隐患。此外,轨顶风道因施工工艺要求,结构断面尺寸较大且其措施费用及资源消耗相比于工程量本身,占比过高,资源消耗比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顶风道的安装方法及轨顶风道的安装结构,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顶风道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进行风道侧板和风道底板的预制,其中,风道侧板的顶部设有浇筑槽;
S1,现场进行风道侧板的上升和定位,使风道侧板的浇筑槽与车站中板上预留的浇筑孔连通;
S2,通过车站中板上的浇筑孔使现浇混凝土进入风道侧板的浇筑槽内,使该风道侧板与车站中板固结在一起;
S3,将风道底板安装至结构侧墙与风道侧板之间。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车站中板为预制构件,
S0中,还进行车站中板的预制,车站中板预制时对应预留浇筑孔;
S1中,先完成车站中板的安装之后,再进行风道侧板的上升和定位,其中,车站中板的一端搁置于结构侧墙上。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车站中板包括预制主体中板和现浇中板叠合层;
S0中,进行主体中板的预制,主体中板预制时对应预留浇筑孔;
S1中,先完成主体中板的定位安放之后,再进行风道侧板的上升和定位,其中,主体中板的一端搁置于结构侧墙上;
S2中,现场浇筑中板叠合层,该中板叠合层覆盖主体中板表面,并且,该中板叠合层浇筑时,混凝土还通过浇筑孔进入风道侧板的浇筑槽内,使该风道侧板与主体中板固结在一起。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结构侧墙为预制件,
S0中,还进行结构侧墙的预制;
S1中,还进行结构侧墙的定位安装。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结构侧墙的定位安装方法包括:
所述结构侧墙为中空预制件并且通过结构板上预留的定位钢筋插入该结构侧墙的中空腔内进行定位;
中板叠合层浇筑时,混凝土还进入该结构侧墙的中空腔内,将结构侧墙、主体中板和结构板固结为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