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预紧装置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9982.6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付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40 | 分类号: | B60R22/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岩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装置 车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和车辆,所述安全带预紧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球和外壳,所述检测球可活动地支撑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绝缘间隔开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检测机构构造为在车辆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检测球在所述外壳内运动且将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时向所述执行机构输出电信号,且所述执行机构在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控制将安全带锁止且收紧。本申请的安全带预紧装置,车辆在急减速、急加速或急转弯等工况下,执行机构均能够对安全带进行锁止和收紧,保证乘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和具有该安全带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带可以有效地保护驾驶员、乘客的安全,避免或减轻二次碰撞对乘客的伤害。相关技术中,安全带的预紧装置的结构复杂,安装部件多,如采用电动马达等驱动安全带预紧,成本较高,且在车辆急转弯、急加速的场景时,无法有效地对安全带进行锁止,安全性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带预紧装置,该安全带预紧装置的结构简单,且在车辆急转弯、急加速等场景下均可实现安全带的有效锁止,安全性较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球和外壳,所述检测球可活动地支撑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绝缘间隔开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检测机构构造为在车辆加速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检测球在所述外壳内运动且将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电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时向所述执行机构输出电信号,且所述执行机构在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控制将安全带锁止且收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车辆在急减速、急加速或急转弯等工况下,检测机构均能够向执行机构发出电信号,以使执行机构对安全带进行锁止和收紧,保证在驾驶员、乘客因惯性要离开位置时安全带可将乘员约束在座椅上,提高乘员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设于所述外壳的内周壁和内底壁,所述检测球支撑于所述外壳的内底壁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常接触,所述检测球构造为可在所述外壳内摆动以与所述外壳的内周壁接触且将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外壳的内周壁沿周向环绕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外壳的内底壁沿周向环绕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呈朝下收缩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安装部和锁紧压板,所述锁紧压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且与所述安装部限定出用于穿设所述安全带的锁止孔,所述执行机构构造为在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所述锁紧压板与所述安装部将所述安全带锁止在所述锁止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安装部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产生磁性力,所述磁性力驱动所述锁紧压板与所述安装部将所述安全带锁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安全带背离所述锁紧压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与所述锁紧压板相吸以使所述安全带锁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带预紧装置,所述安装部包括滑动部和固定支架,所述锁紧压板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动部且与所述滑动部限定出所述锁止孔,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配合,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支架分别设有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所述执行机构在接收到所述电信号时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三磁性件产生磁性力以驱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支架相互靠近且将所述安全带收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