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同步制备牡丹籽冷榨油和蛋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4119.1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后田;杨有煌;章志飞;杨锐;孙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亚通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6;C07K1/14;C07K1/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制备 牡丹 榨油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酶法同步制备牡丹籽冷榨油和蛋白的方法,以牡丹籽为原料,经过脱壳、色选、充氮气球磨、超声波处理、超高压处理、复合酶解等加工,然后采用螺杆榨油机冷榨制备牡丹籽油,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超滤、喷雾干燥等制备牡丹籽蛋白。本发明方法可以同步制备牡丹籽冷榨油和蛋白,实现了牡丹籽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酶法同步制备牡丹籽冷榨油和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牡丹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兼有药用和观赏价值,在我国已有1500年栽培历史。
牡丹籽为牡丹开花结出的种子。长期以来,牡丹的传统药用部位是其干燥的根皮,即丹皮;因而,牡丹籽则是丹皮生产的主要副产品。牡丹籽皮黑、壳厚、味苦,含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尤其富含脂肪、蛋白质。
牡丹籽油是以牡丹籽脱壳后的牡丹籽仁为原料,经过压榨和精炼工艺制成的金黄色透明油脂。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酸含量非常丰富,是菜籽油的5倍。此外,牡丹籽油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如多酚、皂甙等,具有抗菌消炎、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等功效。
牡丹籽蛋白富含多种氨基酸,具有溶解性高,乳化性、起泡性、保水性良好等特性,在牡丹籽中的含量为20%左右。牡丹籽榨油后的饼粕富含蛋白,目前牡丹籽饼粕常常直接作为饲料或肥料使用,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酶法同步制备牡丹籽冷榨油和蛋白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酶法同步制备牡丹籽冷榨油和蛋白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牡丹籽仁放入不锈钢球磨机中,抽取空气,充入氮气,研磨至细度为60-100目,得到牡丹籽仁粉;
步骤2:将牡丹籽仁粉与纯化水按质量比100: 30-60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对其进行超声波处理10-15min,得到浆料;
步骤3:将所述浆料进行真空包装,然后放入超高压设备中,在5-30℃温度下,以水为压媒,采用250-500MPa超高压处理,保压时间10-20min;超高压处理后,卸去压力;
步骤4:取出浆料,然后向所述浆料中添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磷脂酶,在温度35-45℃环境中,静置45-90min,进行复合酶处理;
步骤5:对步骤4得到的复合酶解后的物料进行离心过滤,分别收集滤液和滤渣;
步骤6: 采用螺杆榨油机对滤渣进行榨油处理,参数条件为温度75-85℃、螺杆转速30-35r/min,收集压榨得到的油脂,即为牡丹籽冷榨油;收集压榨后的饼粕,备用;
步骤7:将滤液和饼粕混合得到蛋白提取原料;将蛋白提取原料与纯化水按质量比1:3-5混合,将混合物料放置到带有蒸汽冷凝收集装置的加热提取装置中,加热至65-75℃并保温提取45-90min,得到牡丹籽提取混合液;
步骤8:将牡丹籽提取混合液采用膜孔径0.01μm、操作压力差0.5-1.0MPa的超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即为牡丹籽蛋白提取液;对牡丹籽蛋白提取液进行真空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0-25%,得到蛋白浓缩液;
步骤9:将蛋白浓缩液采用进风温度150-200℃、入料流量50-100ml/min、喷头转速20000-25000r/min的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物料,即为牡丹籽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亚通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铜陵亚通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