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鼓组装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8496.6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向阳;孙金锁;吴海洋;陈小政;赵德元;陕振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乔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 组装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鼓组装设备,用于感光鼓各部件的装配,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装置,以及沿传送装置顺次排布的感光管上料装置、用于感光鼓同时装配端盖和齿轮的第一组装装置、用于感光鼓组装弹簧的第二组装装置、用于感光鼓组装轴芯的第三组装装置、用于检测轴芯装配尺寸的检测装置以及感光鼓出料装置。本发明的感光鼓组装设备,整机结构布局紧凑合理,通过组装治具与各组装装置的配合,实现了自动化上料、感光鼓传送、组装、检测以及出料,并可以实现对物料托盘的自动化回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和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光鼓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感光鼓等办公耗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感光鼓生产企业对感光鼓组件的装配多依靠人工或者半自动设备,在生产中多需要人工逐个进行端盖、齿轮等部件的上料以及组装,人工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组装的感光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良品率低,难以满足感光鼓的生产要求,人工组装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上料和组装的感光鼓组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对感光鼓进行自动化上料和组装的感光鼓组装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感光鼓组装设备,用于感光鼓各部件的装配,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装置,以及沿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的感光管上料装置、用于感光鼓同时装配端盖和齿轮的第一组装装置、用于感光鼓组装弹簧的第二组装装置、用于感光鼓组装轴芯的第三组装装置、用于检测轴芯装配尺寸的检测装置以及感光鼓出料装置;感光管上料装置将感光管放置于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动作以使感光管依次经过第一组装装置、第二组装装置、第三组装装置、检测装置和出料装置;第一组装装置包括用于装配端盖的第一组装机构和用于装配齿轮的第二组装机构,第一组装机构和第二组装机构相对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两侧,第一组装机构和第二组装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感光管的第一组装治具,第一组装治具动作以使感光管定位于第一组装治具上,第一组装机构和第二组装机构同时动作以在感光管上同时装配端盖和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感光鼓组装设备包括沿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顺次排布的上料装置、第一组装装置、第二组装装置、第三组装装置、检测装置和出料装置,上料装置用于感光鼓的送料及料盘的回收,通过上料装置将感光鼓传送至传送装置,第一组装装置通过第一组装治具将在传送装置上传送的感光鼓顶升定位,第一组装装置在第一组装治具上同时进行端盖和齿轮的装配。端盖和齿轮装配完成后第一组装治具回位,感光鼓继续在传送装置上传送至第二组装装置,并在第二组装装置完成弹簧的装配,而后感光鼓继续在传送装置上传送至第三组装装置进行轴芯的装配。装配完轴芯的感光鼓由传送装置继续传送至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检测轴芯到端盖的尺寸,过长或过短均为不良,良品由出料装置进行出料。本发明的感光鼓组装设备,整机结构布局紧凑合理,通过组装治具与各组装装置的配合,实现了自动化上料、感光鼓传送、组装、检测以及出料,并可以实现对物料托盘的自动化回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和良品率。
较佳地,感光管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在第一方向上传送感光管的第一传送机构、用于在第二方向上传送感光管的第二传送机构、用于回收托盘的第三传送机构和第一取料机构,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三传送机构并排设置,第二传送机构位于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三传送机构的一侧;第一传送机构将带有感光管的托盘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第一取料机构于第二传送机构上取感光管放置于传送装置,第一取料机构上的空托盘自动传送至第三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可以预留放置多个托盘,并沿第一方向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沿第二方向传送托盘至第一取料机构,第一取料机构拾取托盘内的感光鼓,第三传送机构将孔托盘往回运送并堆叠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8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儿童的开发型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牡丹花馅料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