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3443.5 | 申请日: | 2020-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闻雷;魏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闻雷 |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牟炳彦 |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30 摄氏度 高温 黑陶 制品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各步骤:步骤一、陶泥原料:将黏土或黄河胶泥粉、高岭土粉、焦宝石粉混合获得陶泥;步骤二、塑造成型:将步骤一获得的陶泥进行拉坯塑型并凉干,获得陶坯;步骤三、烧制工艺:采用电加热体和液化气辅助的电气双烧窑炉,电气双烧窑炉的烧制过程包括:将陶坯放入电气双烧窑炉中,依靠电加热体和液化气喷枪相互配合进行升温,并按正常升温曲线烧至1230摄氏度保温,然后再逐步退温80~100摄氏度后烧制完毕,获得陶坯;本制备方法大幅提高黑陶致密度,增加硬度,减少黑陶器皿的吸水性,拓宽其应用领域;烧制过程利用液化气还原渗碳,清洁卫生低污染低排放,安全系数高,程序简单容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加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其中以薄壳黑陶制作水平最高,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筛选、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这时期的黑陶采用快轮制做,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其优雅的造型、精妙的弦纹、细腻温润的质感,散发着高雅的气质和诱人的魅力,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黑陶选用的泥土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流至其下游,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泥土取出后经晾干、粉碎、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捏制、盘筑或拉坯造型后,用竹刀、牛角片等工具反复压光,使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进行雕刻装饰,最后入窑烧制。
但是,传统黑陶用料单一,烧成温度较低,产品吸水性大,致密度低,坚硬度不够,极易破碎,不宜制作实用器皿,应用范围狭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1230摄氏度高温黑陶制品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各步骤:
步骤一、陶泥原料:将黏土或黄河胶泥粉、高岭土粉、焦宝石粉混合获得陶泥;
步骤二、塑造成型:将步骤一获得的陶泥进行拉坯塑型并凉干,获得陶坯;
步骤三、烧制工艺:采用电加热体和液化气辅助的电气双烧窑炉,电气双烧窑炉的烧制过程包括:
将陶坯放入电气双烧窑炉中,打开烟囱、观察孔,关闭窑门,启动电加热体的电源,按正常升温曲线烧至1230摄氏度保温;
打开液化气喷枪的液化气阀门,点燃液化气喷枪调节至中火弱还原焰气氛;
保温和弱还原焰同步进行35~45分钟;
关掉电气双烧窑炉的电源、烟囱和观察孔;把液化气喷枪调节至小火强还原焰气氛,至电气双烧窑炉的温度退至940~960摄氏度;
关闭液化气喷枪的液化气阀门,熄火;13~17分钟后打开电气双烧窑炉的烟囱、观察孔和窑门持续退温;
待窑温退至80~100摄氏度后烧制完毕,获得黑陶制品。
所述黏土或黄河胶泥粉的质量份为83~87份;
高岭土粉的质量份为4.5~5.5份;
焦宝石粉的质量份为8~12份。
所述高岭土粉和焦宝石粉的目数为290~31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闻雷,未经李闻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3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背板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围条自动化生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