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亚麻菌菇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2444.8 | 申请日: | 202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义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3/00;A23L3/3544;A23L3/349;A23L25/00;A23L27/20;A23L31/00;A23L3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麻 菌菇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亚麻菌菇酱及其制备方法,以亚麻籽仁浆、亚麻籽油、富硒杏鲍菇、调味料、益生元、复合抗氧化剂配合,以恰当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菌菇颗粒及亚麻籽仁浆,降低制备过程中过高的温度,并以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方式进行灭菌灌装,保证了成品中α‑亚麻酸不受高温破坏以及良好的口味、品质和营养价值。本发明以亚麻籽油作为菌菇酱的主要用油,通过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配置复合抗氧化剂,防止亚麻籽油的氧化变质,避免α‑亚麻酸不受高温破坏;以亚麻籽仁和富硒杏鲍菇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富硒亚麻菌菇酱,不仅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富含α‑亚麻酸,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味料;增香剂或佐料;人造甜味剂;食盐;食用盐代用品;它们的制备或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硒亚麻菌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食用菌为原料制备菌菇酱,在我国历史悠久,品牌多样。由于食用菌营养价值高,菌菇酱口味也很好,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
然而,从营养学角度考量,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菌菇酱的成分40%是植物油、50%是菌菇、10%是黄豆酱等调味料;其用油很不合理,多为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或花生油,而这些油普遍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及欧米伽-6(亚油酸)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含量低(仅0.5-7.0%)的植物油,是属于弊多利少的脂肪酸。当然,单不饱和脂肪酸不易受温度、光影响氧化;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易受高温、光影响而氧化变质,只要亚麻油抗氧化的问题解决不了,则菌菇酱的保质期无法过关,成为了一大技术障碍。
现有技术中,菌菇酱不选用优质油品,如亚麻油等,也是因为对于欧米伽-3(α-亚麻酸)的处理存在难度。由于菌菇酱特殊的制备工艺,现在企业生产菌菇酱的工艺,均采用高温高压灭菌(120-125℃、103.4KPa、15-20min)的形式,而欧米伽-3脂肪酸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损失,或是由于高温高压灭菌而影响到菌菇酱本身的品质及口感、风味,营养价值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菌菇酱用油的可选择范围与油品的食用价值无法兼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富硒亚麻菌菇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硒亚麻菌菇酱,所述富硒亚麻菌菇酱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亚麻籽仁浆30~40份;
亚麻籽油8~15份;
富硒杏鲍菇40~60份;
调味料6~12份;
益生元0.1~0.5份;
复合抗氧化剂0.01~0.1份。
优选地,所述亚麻籽仁浆由重量份为2-3:1的亚麻籽仁与亚麻籽油制得。
优选地,所述亚麻籽仁浆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预设重量份的亚麻籽仁与亚麻籽油混合,在高速粉碎机中粉碎,过60-80目筛网,得到混合物;
步骤1.2:将混合物以胶体磨研磨,胶体磨调距至0.02mm,过100-120目筛网,得到亚麻籽仁浆。
优选地,所述调味料包括黄豆酱、豆豉、姜末、酿造酱油和酵母提取物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黄豆酱、豆豉、姜末、酿造酱油和酵母提取物的重量份比值为3-6:1-2:0.3-0.8:1-4:0.1-0.5。
优选地,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木糖和低聚果糖,所述低聚木糖和低聚果糖的重量份相同。
优选地,所述复合抗氧化剂包括表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BHA,所述表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BHA的重量份比值为1-2:0.5-1:0.5-1: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义,未经王维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2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榕树堆肥养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瘤胃酸中毒的奶牛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