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主动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60645.4 | 申请日: | 2020-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刘博;樊小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主动 放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放电的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动汽车,当汽车发生碰撞,整车控制器故障无法发送主动放电指令至电机控制器时,电机控制器能够通过接收来自于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碰撞CAN总线信号控制主动放电电路主动放电,提高了储能电容快速放电的可靠性,避免了造成安全隐患和引发交通事故。此外,通过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对碰撞CAN总线信号进行有效性验证,避免了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在碰撞CAN总线信号无效的情况下,非正常控制主动放电单元进行主动放电,避免了引起安全隐患,提高了主动放电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由于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电机控制器需求猛增,缩短了电机控制器转型的时间,目前,国内的电机控制器品牌大多是从工业变频器演化而来,存在着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中的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是电机控制器需要控制储能电容进行充电与放电,即需要实现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放电功能,按照国标要求,需要在5S内将储能电容的交流电压降到36V以下,直流电压降到60V以下。
当电动汽车发生碰撞后,需要快速对高压电路进行放电以保证电压在安全电压以下(时间一般为5秒至60秒),此时,气囊控制器发送气囊硬线信号至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接收到气囊硬线信号后发送放电需求信号至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控制主动放电电路实现高压电路的快速放电,满足电动汽车碰撞后的高压电安全要求。但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若整车控制器发生故障(整车控制器自身故障或者与气囊控制器或电机控制器之间的通讯链路中断)而无法发送放电需求信号至电机控制器时,电机控制器则无法控制主动放电电路正常启动,从而无法实现储能电容的快速放电,储能电容的快速放电的可靠性低,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和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整车控制器发生故障,无法实现储能电容的快速放电,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和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放电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提高了储能电容快速放电的可靠性,避免了造成安全隐患和引发交通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主动放电的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控制器、动力电池和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的开关器件,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出碰撞硬线信号至所述动力电池,以使所述动力电池中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断开,所述电动汽车的主动放电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和主动放电单元;
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电机控制器均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电机控制器发送所述碰撞CAN总线信号;
所述主动放电单元与所述电机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开关器件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碰撞CAN总线信号控制所述电机控制器,使得所述电机控制器接收来自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主动放电指令以控制所述主动放电单元主动放电,或者在所述整车控制器故障时,所述电机控制器接收来自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碰撞CAN总线信号以控制所述主动放电单元主动放电。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和所述电机控制器均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安全气囊控制器进行通讯,整车控制器和动力电池通过CAN总线进行通讯。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的第一继电器,和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的第二继电器。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放电单元包括:母线电容和主动放电电路;
所述母线电容和所述主动放电电路并联,所述母线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机构及套合设备
- 下一篇:一种肝胆胰腺外科手术用掌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