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60221.8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贵;刘堒;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明佳热收缩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20;B32B33/00;C08J5/18;C08L23/06;C08L91/00;C08K9/04;C08K3/34;C08K5/20;B29C48/00;B29C48/10;B29C48/18;B29C48/91 |
| 代理公司: | 汕头兴邦华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7 | 代理人: | 张树峰 |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聚乙烯 收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包括至少三个膜层;每个膜层均采用无毒且来源广泛的原料高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纳米胶岭石、环氧大豆油和乙撑双硬脂酰胺进行复配制备而成,即采用的都是同种原料混合形成的同种材料层,所以在使用后不需要对各膜层材料进行机械剥离,即可重复回收利用,可回收利用率高,且回收利用成本低;且制得的多层聚乙烯热收缩共挤膜不仅具有良好的热收缩率、拉伸性能、撕裂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电子产品等物品的包装运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OF即热收缩膜,全称多层共挤聚烯烃热收缩膜,它是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作为中间层(LLDPE),共聚丙烯(pp)作为内、外层,通过三台挤出机塑化挤出,再经模头成型、膜泡吹胀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环保收缩膜。
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每日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包装材料,诸如,采用热收缩膜来进行食品、货物等的外包装,而大量使用包装材料的同时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废弃物,那么投入的废弃物处理费用也会随之增加。为了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对塑料制品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目前,对于热收缩膜类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一般是采用分类回收利用,即将同类材料的塑料制品归到一类进行重复利用。但是,由于POF热收缩膜的为PP/LLDPE/PP三层共挤复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材料相互作用,结合牢靠,所以要将POF中的中间层从内、外层中“干净”地剥离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难以实现对POF热收缩膜的膜材的分类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旨在解决现有的热收缩膜的内、外层材料不同,且层间材料结合牢靠,难以相互剥离干净进行分类重复回收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包括外层、至少一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均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60~95份、高密度聚乙烯4~7份、改性纳米胶岭石6~15份、环氧大豆油0~3份和乙撑双硬脂酰胺0~2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的膜层的原料配方称取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后分别加入到多台膜层挤出机中,经塑化后进入共挤模头挤出,得第一膜泡;所述第一膜泡通过牵引装置来牵引并经水冷成型,得初步成型的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其中,水冷的温度为18~20℃,冷却时间为5~10秒。对所述初步成型的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进行红外辐射加热,并同时充气对其进行吹胀,形成第二泡膜,再经冷空气循环冷却得所述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共挤聚乙烯热收缩膜,由于每个膜层采用的都是同种原料混合形成的同种材料层,所以在使用后不需要对各膜层材料进行机械剥离,即可重复回收利用,可回收利用率高,且回收利用成本低。采用无毒且来源广泛的原料高压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纳米胶岭石、环氧大豆油和乙撑双硬脂酰胺进行复配制备成的多层聚乙烯热收缩共挤膜不仅具有良好的热收缩率、拉伸性能、撕裂强度等物理机械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适用于包括但不限于食品、电子产品等物品的包装运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明佳热收缩膜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明佳热收缩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60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基橡胶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教学用四轴飞行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