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长QT综合征相关的新突变蛋白、新突变基因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59856.6 申请日: 2020-04-03
公开(公告)号: CN111423503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0
发明(设计)人: 刘哲;侯青;梁庆渊;刘锋;李伟真;刘福佳;赵娜娜;周小云;刘昕超;惠汝太 申请(专利权)人: 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C12N15/12;C12Q1/6883;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百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0 代理人: 吴泳历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qt 综合征 相关 突变 蛋白 基因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突变蛋白和突变的KCNH2基因,与人类KCNH2基因相比,具有c.1369GA杂合错义变异,研究数据验证该突变与长QT综合征相关,基于请求保护上述突变蛋白和基因的用途,以及检测长QT综合征的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突变的KCNH2基因可以将长QT综合征患者和正常人群区分开,可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长QT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可以早期筛查该变异的携带者,为受试者提供优生优育指导和遗传咨询;为人类攻克长QT综合征提供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变异基因,特别是一种与长QT综合征相关的新突变蛋白、新突变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种心脏结构正常但心肌复极延迟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电图校正的QT间期(QTc)延长,易发尖端扭转型室速导致晕厥甚至SCD。长QT综合征临床表型多样,患者可终生无明显症状亦可幼年发生SCD。2018年,长QT综合征被收录进《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根据《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长QT综合征的发病率估测为1/2500例活产婴儿。未治疗的长QT综合征患者10年病死率可达50%。对长QT综合征的发病特征简要总结如下:(1)发病年龄小,女性多见。(2)常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3)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可累及钾、钠、钙通道。常有特征性尖端扭转性室速(TdP),导致晕厥或猝死。(4)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5)心电图一般有如下特征:①表现为QT间期延长,短-长-短周期现象诱发;②心室率160~240bpm,QRS波振幅与形态围绕等电位线扭转,5~20个心动周期主波围绕基线扭转一次,多数能自行终止;③ATP较难终止TdP。

目前报道的长QT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至少16个,其中明确的致病基因有9个(KCNQ1、KCNH2、SCN5A、KCNE1、KCNJ2、CACNA1C、CAV3、CALM1、CALM2),分别编码电压门控钾、钠、钙通道蛋白及其相关调节蛋白。其中KCNH2基因编码一种电压激活型钾离子通道,其野生型蛋白序列信息在NCBI编号为NP_001191727.1,如本文附件氨基酸序列表SeqID No.1所示,该蛋白在心室动作电位的复极末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KCNH2基因也被称为hERG基因。

KCNH2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2型和短QT综合征1型(遗传方式未知)的发生有关。长QT综合征既有家族性发病病例,亦有散发病例,散发病例可能与新发突变有关。长QT综合征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KCNQ1和KCNE1除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亦可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导致与耳聋相关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长QT综合征有外显延迟性,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者发病时间不等,早至宫内尚未分娩时即可检测到QTc延长,亦有携带者晚年发病甚至终生不发病。长QT综合征尚无特殊疗法和根治手段,只能通过手术或者药物对具体症状进行有限的缓解。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绝大多数长QT综合征无法仅通过临床表现和传统实验室检查进行分型,具体分类需依靠基因诊断,因此,基因检测是确诊长QT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现在,KCNQ1(LQT1)、KCNH2(LQT2)和SCN5A(LQT3)3个致病基因可解释约75%的患者,其余致病基因可解释5%~10%的患者。

目前仍有15%~20%的长QT综合征患者无法用已知的致病基因解释,提示可能存在未发现的致病基因。基于该疾病的罕见性,任何一个或一组长QT综合征的相关基因的发现与提出都将是对本领域的重要技术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明人在对长QT综合征的家系成员进行分析过程中意外发现家系中的长QT综合征患者具有KCNH2基因c.1369GA杂合错义变异。该变异所致的氨基酸改变对应位置由非极性的丙氨酸变为极性不带电荷的苏氨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9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