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化应用自动分配优化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56959.7 | 申请日: | 2020-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袁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G06F9/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平台 容器 应用 自动 分配 优化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化应用自动分配优化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资源节点,用于收集当前运行容器消耗资源的数据;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边缘计算器,用于结合资源节点对资源的容器状态数据进一步计算资源消耗,分析得到当前资源节点的运行状况;至少两个管理节点,用于对资源信息、调度任务、队列信息进行基础管理,监控各个资源节点状态,对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分配、优化资源提供执行策略。本发明能够实现云平台中的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在监控资源节点各项性能指标基础上,通过量化分析当前运行的资源性能实现合理分配节点,并且可以根据资源节点工作负载情况进行统一计算调整,动态地进行伸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资源管理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化应用自动分配优化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资源利用模式,以简便的途径和按需的方式通过网络访问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快速部署资源。在这种模式中,应用、数据和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资源池,用于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以供用户使用。云计算提供了一种弹性的资源供应模式,用户通过按需请求分配的方式来获取资源的使用权,从而为自己的应用提供服务,因此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应运而生,开发者能够将应用封装成标准的容器镜像并且统一发布到不同的平台上。
目前的容器管理系统提供了容器简单的编排和监控功能,需要手动指定和调整容器需求的资源消耗,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用工作负载动态变化使得管理系统不能及时地调整容器所需的计算资源,从而违背了应用的性能目标,而且指定资源消耗、优化资源参数需要人工去维护,这种管理方式缺乏灵活性和效率。目前常见的容器管理系统需要人工手动分配、优化资源节点,对于云平台中日渐庞大的资源不能及时、动态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化应用自动分配优化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容器管理系统需要人工手动去指定和调整容器需求的资源消耗,而不能灵活、及时、适量地满足资源需求的问题,以更好地达到云平台资源高可用、高可靠的目标,以实现云平台的容器化应用监控、分配、优化的一体化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云平台的容器化应用自动分配优化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资源节点,用于收集当前运行容器消耗资源的数据;
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边缘计算器,用于结合资源节点对资源的容器状态数据进一步计算资源消耗,分析得到当前资源节点的运行状况;
至少两个管理节点,用于对资源信息、调度任务、队列信息进行基础管理,监控各个资源节点状态,对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分配、优化资源提供执行策略;
所述资源节点接收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边缘计算器发送的当前容器的运行状况数据,检测是否发生性能干扰;所述资源节点接收到管理节点的优化资源任务对需要优化的容器进行相应的资源参数调整。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资源节点包括:
容器状态数据收集器,用于收集在资源节点中当前运行的容器消耗资源的数据;
基于KNN和RLS算法的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边缘计算器在预设周期发送的当前容器的运行状况数据,检测是否发生性能干扰;所述基于KNN和RLS算法的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资源节点状态数据边缘计算器的输出端;
容器资源调整执行模块,用于接收到管理节点的优化资源任务,并按照资源消耗的实际需求,对需要优化的容器进行相应的资源参数调整;所述容器资源调整执行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管理节点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6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