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53073.7 | 申请日: | 202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志民 |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N3/04;B07C5/34;B07C5/02;B07C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郭童瑜 | 
| 地址: | 4354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钣金件 焊接 强度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测试装置,涉及汽车零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设备箱,设备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座,顶座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压块,所述设备箱的顶端中央转动连接转动柱,转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操作台,操作台内设有转动放置机构,设备箱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操作台滑动连接,设备箱的侧边设有进料架和出料架,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放置机构能够将多个待检测的钣金件进行依次放置并依次进行检测,检测速度快且效率高,通过设置出料架能够将检测后的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输送,输出流程清晰,便于产品的分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配件安全法规要求,汽车开发和生产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执行法规。汽车钣金件是汽车生产不可获取的汽车配件,汽车钣金件的焊接强度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故障返修率,因此,需要对汽车钣金件中的螺钉与钣金件本体的焊接强度进行测试。
而现有的一种测试方法是采用锤击敲打方法对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进行验证,但是仅仅只靠锤击敲打的方法,汽车钣金件的焊接强度不能量化,此种方法只能证明螺钉是否在钣金件上焊住,用肉眼观察焊核,凭经验判定焊接强度是否合格,不能对汽车钣金件的焊接强度好坏进行判定,更不能对汽车钣金件的焊接性能提供量化的指标。另外,由于人为操作手法等原因,过程质量检测方法不可靠,稳定性差,因此敲击的方法由于缺乏量化的参数作为支撑,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进行过程监测。
公开号为CN2083505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测试装置,该装置利用压力传感器来实现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的测定,但是每一个钣金件在检测前的上料固定工作较为麻烦,且耽误时间,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测试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钣金件焊接强度测试装置,包括设备箱,设备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顶座,顶座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压块,所述设备箱的顶端中央转动连接转动柱,转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操作台,操作台内设有转动放置机构,设备箱的顶端固定连接多个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操作台滑动连接,设备箱的侧边设有进料架和出料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放置机构包括开设于操作台上的多个安装口,每个安装口内均设有放置座,放置座与操作台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中央固定连接中间座,中间座靠近每个放置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推动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的侧边开设有与进料架和出料架相对应的放料口、出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两个相邻的安装口之间的操作台上固定连接隔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架的底端与设备箱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架包括第一出料板,第一出料板的底端与设备箱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腿,第一出料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出料板,第一出料板远离第二支撑腿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侧板,固定侧板靠近第二出料板的一侧转动连接转动板,转动板下方的固定侧板上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转动连接连接块,连接块固定设置于转动板的底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箱的前侧设有显示屏、按钮以及散热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志民,未经翟志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530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