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46583.1 | 申请日: | 202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华;张勇;林杰;孙宪铭;李战军;吴柏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15/00;B21B37/74;C21D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22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棒材控 温控 工艺技术 | ||
1.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加热炉对钢坯进行加热,使钢坯温度升至1000-1030℃;
S2、将钢坯送入粗中轧机组,对经过S1中加热之后的钢坯进行粗轧和中轧;
S3、将S2中的钢坯送入预穿水装置,使钢坯温度控制在1000-1020℃,防止经粗中轧机组多道次轧制变形后,温度升高而晶粒粗大,改变产品物理性能;
S4、将S3中的钢坯送入精轧机组进行精轧;
S5、将经过精轧的钢坯通过六辊或八辊矫直机将钢坯矫直;
S6、将矫直之后的钢坯送入散卷空冷运输辊道进行空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钢坯中Si和Mn的含量从原来的Si0.45-0.55、Mn1.45-1.55降至Si0.40-0.50、Mn1.35-1.45,其余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变,钢坯中Fe的含量相应增加Si和Mn所降低的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内共设有三段温控区,温度区间和时间分别为350℃加热30min、700℃加热20min和1050℃加热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卷空冷运输辊道共设有十三段辊道,且每段可根据需要单独设定速度,运行速度调节范围为0.1—2cm/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卷空冷运输辊道的辊道从第二段辊道至第十一段辊道处设有保温罩,可根据钢种的需要选择保温罩的开启或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材控温控轧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卷空冷运输辊道全段均匀配置有16台风机,每个风机入口处有百叶窗式风门,可根据钢种的特点调节风机风门的开口度来调整风机的风量来达到选择标准冷却、延迟冷却、强制冷却三种模式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65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