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43254.1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5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正;王亮亮;刘炜;冀磊;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捷利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1/02;H01M2/2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陈松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动力电池 信号 采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其结构合理,能够与电池组稳固、可靠地安装在一起,避免其因为鼓包拉扯或者振动发生损坏,确保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包括柔性电路板,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开设L形的通槽形成悬臂梁区,所述悬臂梁区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单体电池,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悬臂梁区连接处的上、下表面上分别通过点胶形成有绝缘保护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随着传统能源突显出的问题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策略,电池由于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方便快捷、可循环利用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电动汽车应用过程中,为了获得大功率、大容量,往往需要将单体电芯以串并联方式组成电池模组。
为了确保电池模组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车辆管理系统实时对电池模组进行监控,需要实时采集各个单体电芯的电压信号,并对各个电芯的性能进行评估。电池信号采集线束是一种设计用于采集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号的装置。
图1为现有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的示意图。其通常为长条状,当前因为存在需求,需要将电池信号采集线束制作到2米以上的长度,现有的设生产线和设备已经不适合生产这样的超长的电池信号采集线,重新设计生产线和设备将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同时当前生产长度为2米以上的电池信号采集线束也存在一定难度。
如公开号为CN2095444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线排结构,然而由于车辆的工况较为复杂,电动汽车的电池模组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因为损耗往往会发生鼓包拉扯电池信号采集线束或者因为电池模组在长期的恶劣工况的振动导致电池信号采集线束发生损坏,从而造成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信号采集失效,同时如果使得电池组线排能够更好的安装在电池模组上,增加安装的可靠性,避免因为在长期的恶劣工况下振动损伤线路板也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其结构合理,能够与电池组稳固、可靠地安装在一起,避免其因为鼓包拉扯或者振动发生损坏,确保电池信号采集线束的使用寿命,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车辆的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包括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开设L形的通槽形成悬臂梁区,所述悬臂梁区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单体电池,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悬臂梁区连接处的上、下表面上分别通过点胶形成有绝缘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通过焊盘焊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绝缘保护层分别伸出所述悬臂梁区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外伸出延伸到位于所述悬臂梁区外侧的所述连接片上,所述延伸部在与所述连接片不接触的区域内相互贴合,所述绝缘保护层的除延伸部以外的侧边不超出悬臂梁区的边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梁区的外侧边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侧边齐平。
进一步的,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悬臂梁区相连接的区域的两侧分别错开布置有凹槽形成S形弹簧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包括普通连接片和NTC连接片,所述普通连接片为镍片,所述镍片上设置有焊盘;所述NTC连接片包括镍片,所述镍片上设置有开窗区域和焊盘,所述开窗区域内设置有NTC器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为向上折弯的折弯部或向下折弯的折弯部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折弯部为横截面呈弧形或者折线形或者梯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对应每个悬臂梁区设置有mark点,用于在SMT制程中的加工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捷利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安捷利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3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