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箱体类活动组件多同轴高精度深孔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42828.3 | 申请日: | 2020-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8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张安顺;黄景康;王丰;罗广权;朱宇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B23Q3/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思雨 |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活动 组件 同轴 高精度 加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同轴孔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箱体类活动组件多同轴高精度深孔加工方法。本方法首先在单个零件加工状态下预制初孔,借助初孔将托架和箱体上盖、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分别定位连接,然后再用阶梯销将托架、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装配成箱体组件,箱体组件固定在专用工装上,接着分别拔出阶梯销开始镗箱体组件的同轴孔。本申请充分考虑了箱体类活动组件中零件位置关系不固定、组件同轴孔数量多和孔深大等加工难点,在加工时能同时保证多孔的同轴度和位置关系,从而提高箱体活动组件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轴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体类活动组件多同轴高精度深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箱体类活动组件通常由多个零件基于一个或多个同轴孔配合构成,每个独立零件上具有与其他机构装配定位的定位孔及各类导孔,定位孔及导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要求高,与其他零件有孔位配合要求,尤其组件上有多个高精度同轴孔时,对零件孔的加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同轴孔的加工方法主要针对固连组件单同轴孔的加工,其加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单个零件加工状态下就分别把同轴孔加工到位再装配成组件;另一种则是把零件其他部位加工完后,先按固连各个零件为组件,再加工组件同轴孔。第一种方法适用于组件单个同轴孔加工,第二种方法适用于固连组件同轴孔加工。因此,传统的同轴孔加工方法均不适用于活动组件多同轴深孔的加工场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根据箱体类活动组件的结构特征和装夹特点,提出了一种特别适用于箱体类活动组件的多同轴高精度深孔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箱体类活动组件多同轴高精度深孔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单个零件加工状态下分别在托架、箱体上盖以及箱体底座上预制同轴深孔初孔;
S2.以同轴深孔初孔为基础,用第一螺纹销钉和第二螺纹销钉将托架和箱体上盖定位连接;
S3.在托架和箱体上盖上加工托架辅助定位孔,保持托架和箱体上盖位置不动,利用通用销钉将托架和箱体上盖定位连接,取下第一螺纹销钉和第二螺纹销钉;
S4.以同轴深孔初孔为基础,用第一阶梯销和第二阶梯销将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定位连接,托架、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装配成箱体组件;
S5.在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上加工箱体底座辅助定位孔,保持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位置不动,利用通用销钉将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定位连接,完成零件的装夹定位,托架、箱体上盖和箱体底座装配成箱体组件;
S6.借助第一阶梯销和第二阶梯销,将上述箱体组件装夹在箱体专用工装上,专用工装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完成组件的装夹定位;
S7.拔出第一阶梯销,两面双向镗箱体组件第一同轴深孔,并在第一同轴深孔中插入定位销钉;
S8.拔出第二阶梯销,两面双向镗箱体组件第二同轴深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销钉和第二螺纹销钉结构相同,均包括螺纹段和销钉段,销钉段的外径略小于预制的同轴深孔初孔的孔径,销钉段的长度略大于托架和箱体上盖同轴深孔的孔深。
优选地,所述托架辅助定位孔以及箱体底座辅助定位孔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在同轴深孔初孔的四周,并且每个同轴深孔初孔四周的辅助定位孔数量不小于2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阶梯销和第二阶梯销结构相同,均包括a、b、c三段,a段的外径不小于同轴深孔的孔径,b段的外径略小于同轴深孔初孔的孔径,c段的外径小于b段外径。
优选地,将箱体组件装夹在箱体专用工装上时,第一阶梯销以及第二阶梯销的a段与工装定位孔配合,c段与工装定位孔内的衬套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