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沟道和双掺杂层的抗质子辐照InP基HEMT器件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42429.7 申请日: 2020-03-31
公开(公告)号: CN111370484B 公开(公告)日: 2023-02-24
发明(设计)人: 钟英辉;张佳佳;赵向前;靳雅楠;孟圣皓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H01L29/778 分类号: H01L29/778;H01L29/205;H01L21/335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付艳丽
地址: 450001 河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复合 沟道 掺杂 质子 辐照 inp hemt 器件 及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抗质子辐照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沟道和双掺杂层的抗质子辐照InP基HEMT器件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中InP基HEMT沟道采用InGaAs/InAs/AlInGaAs复合沟道,InAs材料电子有效质量低沟道载流子迁移率高且禁带宽度窄将形成深势阱增强沟道限制载流子能力,AlInGaAs材料Al位移阈能较高将减少沟道诱生缺陷浓度而产生更弱的散射效应,对载流子迁移率实现补偿。采用沟道上方双掺杂结构,增加沟道原生载流子浓度,实现对辐照诱生缺陷造成的载流子去除效应的补偿。外延结构中InAlAs势垒层和InGaAs帽层之间加入InP薄层作为栅槽工艺帽层腐蚀的自动截止层,实现对栅槽工艺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质子辐照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沟道和双掺杂层的抗质子辐照InP基HEMT器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航空航天、卫星通信等国防领域以及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民生领域对高频毫米波集成电路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性能高频集成电路的实现依赖于成熟的纳米级半导体器件工艺加工技术。随着主流Si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达到10 nm技术节点后,新原理、新材料和新结构高频半导体器件制备技术成为“后摩尔时代”重要探索方向。III-V族InP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依靠能带工程解决方案,具有频率高、噪声低、功耗低及增益高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实现超高速低噪声集成电路的极佳选择,在卫星雷达、深空探测、天文等空间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航天设备在空间环境中应用,将面临着极其复杂的辐照环境:质子、电子、中子、γ射线等影响,其中质子占比最高。电子系统作为航天设备控制核心,微电子器件对带电粒子辐射十分敏感,易产生电离效应、位移损伤及单粒子事件等多种损伤效应,对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可靠性提出了巨大挑战,可能造成电子系统控制失灵甚至失效,极大地降低了航天设备空间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抗质子辐照的器件加固结构、工艺成为保障航天设备电子系统可靠、长寿命运行的关键。

InP基HEMT质子辐照通过位移效应诱生空位缺陷,诱生缺陷通过载流子去除效应造成沟道载流子浓度下降,还会通过散射效应造成沟道载流子迁移率下降,最终导致器件交直流特性退化。通过能带工程调整外延结构参数,对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进行补偿,同时提升沟道对载流子的限制能力并减少辐照诱生缺陷浓度必然能够缓解辐照对器件的衰退影响,成为抗辐照加固可选方案。因此本发明提出双掺杂层提高沟道载流子浓度、复合沟道增加载流子迁移率和沟道对载流子的限制能力并减少诱生缺陷浓度的InP基HEMT抗辐照加固结构和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复合沟道和双掺杂层的抗质子辐照InP基HEMT器件及其加工方法,所述的器件结构能够增加沟道原生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提升沟道限制载流子的能力,减少沟道诱生缺陷浓度,减弱器件载流子去除和散射效应,提高器件性能的同时增强器件空间环境应用的抗辐照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复合沟道和双掺杂层的抗质子辐照InP基HEMT器件,所述InP基HEMT的外延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InP衬底, InAlAs缓冲层,InGaAs/InAs /AlInGaAs复合沟道层,InAlAs下隔离层(隔离层2,Spacer-2),Si下面掺杂层(面掺杂层2,Si-Doping-2), InAlAs上隔离层(隔离层1,Spacer-1),Si上面掺杂层(面掺杂层1,Si-Doping-1),InAlAs肖特基势垒层,InP腐蚀截止层,InGaAs帽层;InAlAs缓冲层上设有源区隔离台面,所述的高掺杂InGaAs帽层的两侧分别设有源极欧姆接触金属和漏极欧姆接触金属,源极欧姆接触金属和漏极欧姆接触金属之间的InP腐蚀截止层或InAlAs肖特基势垒层上设置有T型栅极肖特基接触金属,在源极欧姆接触金属和有源区隔离台面下的InAlAs缓冲层上设有源极布线金属,在漏极欧姆接触金属和有源区隔离台面下的InAlAs缓冲层上设有漏极布线金属,在有源区隔离台面下的InAlAs缓冲层上设有栅极布线金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2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