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法管道化连续化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41101.3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毛红兵;王慧君;王自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普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4/32 | 分类号: | C08G64/32;C08G64/34;C08G65/26;C08G65/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坚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6 | 代理人: | 张剑英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相法 管道 连续 化生 聚碳酸酯 多元 方法 | ||
1.一种液相法管道化连续化生产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从管道化反应器的入口泵入,所述管道化反应器包括加热段组和冷却段组,所述加热段组置于所述管道化反应器的入口端,所述冷却段组置于所述管道化反应器的出口端,所述原料包括引发剂、环氧化合物、催化剂和二氧化碳,使得在所述催化剂存在下,引发剂、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所述管道化反应器中接触,形成共聚反应体系,从而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包含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和中间产物的聚合反应产物物流;
(2)步骤(1)的所述聚合反应产物物流部分或全部流经所述冷却段组,分离出部分的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形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产品物流后,剩余的聚合反应产物物流继续在所述管道化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或者循环回步骤(1);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由锌和钴的水溶性金属盐在水溶性溶剂中反应得到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合成时由混合酸改性,所述混合酸包含至少一种有机酸和至少一种水溶性无机酸,所述水溶性无机酸与有机酸的摩尔比值为1:10~10:1;
其中:所述水溶性无机酸选自稀硫酸、稀盐酸,且pH值在0~5之间;所述稀硫酸是指H2SO4的水溶液,可由浓硫酸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得到pH值在0~5之间;所述稀盐酸是指HCl的水溶液,可由浓盐酸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得到pH值在0~5之间,所述的有机酸选自丁二酸、戊二酸、邻苯二甲酸、亚胺基二乙酸、均苯四甲酸、丁烷四羧酸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在0~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在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值在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钴双金属氰化物络合物催化剂在所述共聚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1~0.5wt%,引发剂与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原料泵入所述管道化反应器前,将包括所述引发剂、所述环氧化合物与所述催化剂在预混罐中预混成混合液,使得催化剂在所述混合液中均匀分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混罐中预混的原料还包括二氧化碳,所述原料经过静态混合器混合后,再泵入所述管道化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在管道化反应器混合成反应液,通过所述管道化反应器的加热段组,补加入二氧化碳,以使所述管道化反应器的压力在1-2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在管道化反应器混合成反应液,从所述管道化反应器的加热段组,向所述管道化反应器内补加环氧化合物,使得步骤(1)和(2)中,在所述管道化反应器内,环氧化合物的浓度处于20-50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所述管道化反应器至70-150℃,在管道化反应器充入二氧化碳至1-20MPa,所述反应液以流速为0.01-3m/s流经所述管道反应器,在所述管道化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所述反应液流经所述管道化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后,成为所述聚合反应产物物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普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普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411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超声波障碍物定位仿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雷管芯片脚线铆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