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导热灌封发泡硅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7002.8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纽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83/05;C09J11/04;C08J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发泡 硅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导热灌封发泡硅胶由组分A和组分B按1:1质量比混合所得;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液体聚有机硅氧烷10‑60份、增强型填料0‑30份、混合粉料20‑80份、铂金属的催化剂0.001‑1份、发泡剂0.001‑3份;所述组分B包括液体聚有机硅氧烷10‑60份、增强型填料0‑30份,有机氢硅氧烷0.1‑50份、混合粉料20‑80份、炔醇阻聚剂0.0001‑0.5份;该轻质导热灌封发泡具有流动性好,密度低,导热性和阻燃优异等优点,且该灌封胶质均匀,不分层,不沉降,不仅实现了轻质,降低机体质量,还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流动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轻质、导热灌封发泡硅胶。
背景技术
灌封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属于液体状,具有流动性,胶液黏度根据产品的材质、性能、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灌封胶完全固化后才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固化后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尘、绝缘、导热、保密、防腐蚀、耐温、防震的作用。有机硅灌封胶由于其柔软特性,用于电子配件等的灌封保护时不仅能防尘防潮,还能很好的降低外来冲击以保护内部元器件,减少受损情况,被广泛的用于医疗行业,电子电器行业,EV动力电池,汽车行业,高铁,航空等领域。但现有的有机硅灌封胶存在流动性差,导热率低,密度大等问题。流动性差容易出现填充不充分导致密封性能差问题。普通硅胶的导热性能较差,热导率通常只有0.2W/m·K左右,通常在普通硅胶中混合导热填料,如氧化铝、氮化硼以及石墨、碳化硅等,不仅提高灌封胶的导热性能,还进一步保证灌封胶的电绝缘性能。填料的热导率不仅与材料本身有关,而且与导热填料的粒径分布、形态、界面接触、分子内部的结合程度等密切相关,现有的导热灌封胶由于其灌封胶本身的流动性问题,加入填料进一步降低其流动性,若提高其流动性,则胶体粘度下降,填料则会出现沉降问题,由此导致导热灌封胶的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为了降低灌封胶的密度,实现轻质的目的,向灌封胶中添加膨胀微球,加热后体积可迅速膨胀增大到自身的几十倍,从而达到优良的发泡效果,降低灌封发泡硅胶的密度,但此方法存在密度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新能源动力电池箱中,因为经常在高低温的使用场景中切换,要求封装的材料能够在电池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具备一定的导热性能,同时在电池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本发明综合二者的需求,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导热灌封发泡硅胶,其具有流动性好,密度低,导热性优等优点,且该灌封发泡硅胶质均匀,不分层,不沉降,不仅实现了轻质,降低机体质量,还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流动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轻质导热灌封发泡硅胶由组分A和组分B按1:1质量比混合所得;
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液体聚有机硅氧烷10-60份、增强型填料0-30份、混合粉料20-80份、铂金属的催化剂0.001-1份、发泡剂0.001-3份;
所述组分B包括液体聚有机硅氧烷10-60份、增强型填料0-30份,有机氢硅氧烷0.1-50份、混合粉料20-80份、炔醇阻聚剂0.0001-0.5份;
所述液体有机硅氧烷为平均每分子至少含两个链烯基,粘度为10mpas-100000mpas,优选地400-10000mpas,更优选的600-10000mpas;其中乙烯基硅氧烷含量为0.05%-5%,优选地,0.1%-1.5%;
所述混合粉料由氧化锌和氢氧化铝组分按照质量比1:100-2:1混合而成,所述氢氧化铝经有机硅氧烷处理,氧化锌经硬脂酸或者脂肪酸表面处理;
所述有机氢硅氧烷为每分子含至少三个Si-H键,其中氢含量为0.1%-60%,优选地,5%-50%;所述有机氢硅氧烷用量优选为5-2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纽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纽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7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缸双出油碟刹卡钳
 - 下一篇:木聚糖酶、基因及其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