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34000.3 | 申请日: | 2020-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倪建成;吴学荣;王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孙峰 |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桨叶 反应 造粒机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卧式浆叶反应造粒机,包括基座(1)、电机(2)、联轴器Ⅰ(3)、齿轮减速箱(4)、联轴器Ⅱ(5)、轴承座(6)、U型槽体(7)、端盖(9)、顶盖(8)、桨轴(10)、浆叶(12)和抱箍(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位于U型槽体(7)上端,所述端盖(9)位于U型槽体(7)两端,所述顶盖(8)、端盖(9)与U型槽体(7)之间均为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桨轴(10)两端分别穿过端盖(9)装入U型槽体(7)内并与两端轴承座(6)连接,所述端盖(9)在桨轴(10)穿过处连接有填料密封函(91),所述顶盖(8)为分段结构,由进料顶盖(81)、中间顶盖(82)和尾气顶盖(83)组成,所述U型槽体(7)底面设有垂直于尾气顶盖(83)的出料口(71),所述进料顶盖(81)分别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7)的母料进口(811)和中和料浆进口(812),所述尾气顶盖(83)设有垂直于U型槽体(7)的尾气出口(831),所述抱箍(11)位于U型槽体(7)内部且固定连接在桨轴(10)上,所述桨叶(12)通过抱箍(11)固定组装在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体(7)由U型外骨架和挠性非金属板组成,所述U型外骨架为金属焊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9)和填料密封函(91)的连接方法为焊接,端盖(9)内侧连接有挠性非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内侧设有挠性非金属,所述中间顶盖(82)上部设有把手(8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轴(10)除两端外表面连接有挠性非金属,所述抱箍(11)数量若干且分别依次相互旋转错开90°,对夹组装固定连接在桨轴(10)上,所述固定连接方法为螺纹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2)与抱箍(11)数量一样,结构形式为平面板式或曲面板式。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非金属在端盖(9)、U型槽体(7)和顶盖(8)上的连接方法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挠性非金属在桨轴(10)上的连接方法为不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可进行变频调速。
9.一种卧式桨叶反应造粒机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启动电机(2)旋转,通过联轴器Ⅰ(3)带动齿轮减速箱(4)进行降速转动,再通过联轴器Ⅱ(5)驱动桨轴(10)旋转,经抱箍(11)带动桨叶(12)旋转;
然后通过进料顶盖(81)上的母料进口(811),不断地向U型槽体(7)内投送母料,以及通过进料顶盖(81)上的中和料浆进口(812),不断地向U型槽体(7)内分散运动的母料垂直喷涂中和料浆,经过桨叶(12)不停抄动、搅拌、推送,不间断的完成反应造粒;
最后物料颗粒从U型槽体(7)的出料口(71)里流出,尾气通过尾气顶盖(83)上的尾气出口(83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340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