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6988.9 | 申请日: | 2020-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4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姚振;从颖;董彬忠;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32 | 分类号: | H01L33/32;H01L33/02;H01L3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吕耀萍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外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二极管制造领域。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缓冲层包括沿外延片的生长方向层叠的:第一GaN子层作为后续第一SINx子层等结构的生长基础,第一SINx子层上形成部分微孔,位错被截断在第一SINx子层与第二GaN子层之间。在第二GaN子层上生长第二SINx子层,避免位错延伸至N型GaN层及有源层内。最终在第二SINx子层上生长第三GaN子层,作为过渡层保证后N型GaN层及有源层的质量。延伸至N型GaN层及有源层的位错较少,可以有效提高外延层的整体质量,有源层内会形成的缺陷较少,有源层内的非辐射复合减少,有效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光二极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绿色新型固态照明光源,正在被迅速广泛地得到应用,如交通信号灯、汽车内外灯、城市景观照明、户内外显示屏和小间距显示屏等,是前景广阔的新一代光源。而目前高端市场如小间距显示屏、MiniLED、MicroLED等实际操作电流小,对于低电流密度下达到峰值EQE的要求非常迫切。而外延片是制作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结构,外延片的结构至少包括衬底以及衬底上的外延层,外延层包括依次生长在衬底上的N型GaN层、有源层及P型GaN层。
但由于衬底与外延层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外延层中晶格失配导致的缺陷还是很严重,尤其是线缺陷,它会沿着外延层延伸至有源层中,而缺陷能俘获电子和空穴导致非辐射复合的发生,从而影响外延片的发光量子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所述外延片包括衬底及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N型GaN层、有源层及P型GaN层,
所述缓冲层包括沿所述外延片的生长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GaN子层、第一SINx子层、第二GaN子层、第二SINx子层及第三GaN子层,所述第一SINx子层上具有多个微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GaN子层的厚度为5~10nm。
可选地,所述第一SINx子层的厚度为1.5~3.5nm。
可选地,所述第二GaN子层的厚度为3~10nm。
可选地,所述第二SINx子层的厚度为0.5~1.5nm。
可选地,所述第三GaN子层的厚度为1~5nm。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沿所述外延片的生长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GaN子层、第一SINx子层、第二GaN子层、第二SINx子层及第三GaN子层,所述第一SINx子层的生长速率为0.01~0.03nm/s;
在所述缓冲层上生长N型GaN层;
在所述N型GaN层上生长有源层;
在所述有源层上生长P型GaN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GaN子层的生长温度、所述第二GaN子层的生长温度、所述第三GaN子层的生长温度相同;
所述第一SINx子层的生长温度、所述第二SINx子层的生长温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GaN子层的生长温度比所述第一SINx子层的生长温度低30~50℃。
可选地,所述缓冲层的生长压力为200~500Tor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6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