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间侧封板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4835.0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叶长宏;方园;张丰;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夏永兴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间侧封板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间侧封板支撑装置,该装置设置在铸辊(9)的一侧端部,隔热板(2)设置在侧封板(1)与支撑板(4)之间,外部顶紧装置(13)对支撑板的顶紧面施以顶压力,从而将侧封板、隔热板和支撑板一起顶紧在铸辊的端面上;隔热板包括第一隔热层(22)和第二隔热层(23),第一隔热层的材质相较于第二隔热层的材质具有更好的可压缩变形性能,第一隔热层上部厚度大于下部厚度,第二隔热层上部厚度小于下部厚度,第二隔热层的一面,该一面的上部向内凹陷,并由该凹陷构成隔空(10)。在该装置中,侧封板下部变形量与上部变形量相仿,从而保证侧封板与铸辊之间的间隙均匀,有效防止薄带浇注过程中钢液的渗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辊薄带连铸机,尤其涉及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间侧封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双辊薄带连铸机中,盛容钢水熔池是由两个相向旋转的铸辊和两侧的侧封板围合构成的,钢水在辊面凝固,并在两个铸辊之间形成薄带坯。为了尽量减少侧封板吸热对熔池内钢水温度的影响,通常在浇铸前将侧封板投入加热炉中先行加热,待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将侧封板从加热炉中取出并由外部顶紧装置支撑顶紧在铸辊的端面上,然后开始浇铸,而就在此过程中,侧封板则会大量损失热量,由此导致的温度下降则会使侧封板发生变形,变形过大的侧封板与铸辊贴合不好,钢水则会由侧封板与铸辊之间的间隙处渗漏出来,造成漏钢事故。这样一来,如何纠正侧封板由加热炉至铸辊端面顶紧过程中产生的温降变形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WO2014005174提供了一种侧封板安装、使用方法及装置,一块至少10mm厚的侧封板插入一个耐火材料制成的袋式结构中,并可以随着该底板与铸辊端面贴紧,与铸辊一起形成钢水熔池,其中,侧封板边部具有楔形能够与底板的袋式结构边缘的形状配合,保持二者之间的位置,而底板后部安装有三个陶瓷螺栓,后者与支撑板上的环形结构相配合,可以将底板和侧封板均拉紧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后部的线性执行机构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支撑板的位置和压力控制。该专利的隔热板为耐火材料制成的袋式结构,这样的结构不能很好地纠正侧封板由加热炉至铸辊端面顶紧过程中产生的温降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间侧封板支撑装置,在该装置中,隔热板的上部相较于其下部更容易被压缩变形,使得侧封板下部的变形量与上部的变形量相仿,从而保证侧封板与铸辊之间的间隙均匀,有效防止薄带浇注过程中钢液的渗漏;另外,挡块通过第二螺栓与长条形的导向孔连接,降低了挡块部件的消耗量,由此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间侧封板支撑装置,该装置设置在铸辊的一侧端部,所述侧封板支撑装置包括侧封板、隔热板、支撑板和挡块;所述侧封板的一面为工作面,侧封板的另一面为隔热面;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为隔热面,支撑板的另一面为顶紧面;所述隔热板设置在侧封板的隔热面与支撑板的隔热面之间,隔热板的两面分别与侧封板的隔热面和支撑板的隔热面贴合在一起;所述侧封板的工作面与铸辊的端面贴合接触,外部顶紧装置对支撑板的顶紧面施以顶压力,从而将侧封板、隔热板和支撑板一起顶紧在铸辊的端面上;所述挡块安装于支撑板的下部,挡块的上端面顶住侧封板的下端;所述隔热板包括贴合在一起的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第一隔热层的材质相较于第二隔热层的材质具有更好的可压缩变形性能,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上部厚度大于其下部厚度,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上部厚度小于其下部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的第一隔热层所在的一面与侧封板的隔热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隔热板的第二隔热层所在的一面与支撑板的隔热面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一面,该一面的上部向内凹陷,并由该凹陷构成隔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热层的与支撑板贴合的一面,该一面的上部向内凹陷,并由该凹陷构成第二隔热层与支撑板之间的隔空。
进一步地,所述侧封板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螺栓,隔热板的第二隔热层与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4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权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的冷媒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