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20846.1 | 申请日: | 202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华;江连洲;史翠翠;韩海涛;李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02;C11B3/12;C11B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朱朝明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炼 豆油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涉及大豆油精炼技术领域。所述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过滤分离、水化脱胶、酶法脱胶、脱色处理、乙醇纯化等步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大豆原油的脱胶率,有效降低原油中的杂质含量,提升精炼油的品质,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油精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种类很多,按加工方式可分为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由于大豆油营养价值丰富且成本较低易获取,使现在适用范围最广的食用油之一。
由于大豆油在榨取之后油脂中含有大量胶质,而原油中的胶质成份则是影响成品油品质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些胶质往往遮住油脂细小粒子,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裂解速度,同时胶质含量高还会造成油在炼制过程中易乳化、易翻泡、增加残渣、影响产品的颜色及其稳定性等,所以在原油获取后对其进行精炼脱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直接关系到成品油的品质。
一般原油脱胶的方式主要包括过滤膜脱胶法、水化脱胶法、酸法脱胶法和酶法脱胶法等方式,但是现有的方式在脱胶过程总会存在脱胶不彻底,效率低的问题,所以改进现有脱胶工艺时现阶段一大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提高了大豆原油的脱胶率,有效降低原油中的杂质含量,提升精炼油的品质,适宜推广使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所述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分离:将制得的大豆原油置于离心机中,高速离心后去除沉淀,收集上清液,后将上清液置于过滤罐中充分过滤,得过滤液备用;
(2)水化脱胶:将上述过滤液加热至50℃-60℃,后再向其中倒入50℃-60℃的温水,再加入氯化钠,充分搅拌均后将混合液加入反应釜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保温后取出混合液继续搅拌后过滤,得初步脱胶油备用;
(3)酶法脱胶:将上述初步脱胶油调节pH范围6.5-7,后再加入磷脂酶,在60℃保温环境下震荡均质2-3h后取出,置于离心机中高速离心,得上清液脱胶油备用;
(4)脱色处理:将上述脱胶油加入脱色剂,置于搅拌釜中高速搅拌后离心,除去沉淀后,得脱色油备用;
(5)乙醇纯化:将上述脱胶油加入乙醇溶液,混合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中进行蒸发处理,得精炼大豆油。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离心的转速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8min。
优选的,所述水化脱胶过程中过滤液、温水、氯化钠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6∶4∶0.1∶8。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反应釜中保温时间为1-1.5h,且取出后继续搅拌的时间为30min。
优选的,所述酶法脱胶过程中加入的磷脂酶为初步脱胶油质量的0.01%。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高速离心的转速为3600r/min,且离心时间为1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脱色剂的加入量为脱胶油指令的0.5%-1%,且离心的转速为32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加入乙醇的浓度为75%,且加入量为脱胶油体积的20%-25%,且高温高压蒸发的温度为80℃,压强为16MPa。
本发明提供一种酶法精炼大豆油的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