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器平台及飞行器平台的组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20429.7 | 申请日: | 2020-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闫伟豪;王帅;安建平;杨烜赫;贺梦尧;金鑫;马啸;崔灿;宋哲;方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7/06;H04B7/08;H04W72/04;H04W76/19;H04W8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秀程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平台 组网 方法 | ||
1.一种飞行器平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飞行器平台的组网过程中,所述两个飞行器平台均采用时分复用方式进行通信:对于作为前组网节点的飞行器平台,首先进入发时隙发送握手帧,从第一次转入收时隙开始,若在当前收时隙接收到来自后组网节点的握手帧,则在下一次转入发时隙后发送数据帧,前组网节点和后组网节点组网成功;
对于作为后组网节点的飞行器平台,首先进入并保持在收时隙,直至首次接收到来自前组网节点的握手帧,当接收到所述握手帧后,直接进入发时隙并发送握手帧,前组网节点和后组网节点组网成功;所述发时隙和收时隙的时长相同;
所述前组网节点和后组网节点组网成功后,对于作为后组网节点的飞行器平台,若超过一次收时隙未检测到帧同步信号,则根据预设的断链重建规则切换后组网节点的天线组,以恢复组网;
所述断链重建规则具体为:
将工作的天线切换至同一个天线组的另一个天线,之后通过切换后的天线发送帧同步信号,并转入收时隙;
若在收时隙内接收到帧同步信号,则组网恢复;若在收时隙内未接收到帧同步信号,则查询在断链重建过程中天线切换次数,若切换次数未超过预设次数,则再次将工作的天线切换至同一个天线组的另一个天线,若切换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重新进行组网;
所述飞行器平台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套天线组,在同一时刻两套天线组中只有一套天线组工作;每一套天线组包括两个朝向不同的天线,所有天线具有相同的天线波束角,并且在同一时刻同一套天线组的两个天线中只有一个天线处于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飞行器平台具体采用天线切换的方式进行组网;
其中,对于作为前组网节点的飞行器平台,将组网过程起始时工作的天线作为第一天线,另一个天线作为第二天线,以切换顺序为: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一天线为循环,直至切换过程停止在组网成功的天线;
对于作为后组网节点的飞行器平台,将组网过程起始时工作的天线作为第三天线,另一个天线作为第四天线,则以切换顺序为:第三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和第四天线为循环,直至切换过程停止在组网成功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作为前组网节点的飞行器平台,所述从第一次转入收时隙开始,之后还包括:若在当前收时隙未接收到来自后组网节点的握手帧,则在下一次转入发时隙后继续发送握手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手帧结构包含保护时间段、导频段、帧头段、发送保持段、卷尾段;
所述数据帧结构包含保护时间段、导频段、帧头段、帧数据段、帧号段、保留数据段、卷尾段;
其中,握手帧结构和数据帧结构的持续时间长度与所述发时隙的时长相同,所述握手帧和数据帧中帧头段的位置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网节点和后组网节点在发生数据帧时,将所述帧号段中帧号从1开始逐帧累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平台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满足以下条件:
天线波束角方位不小于30°,俯仰角包含-15°~30°;
天线输出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不小于30dBm,可调范围:0~60dB,步进为1dB;
可接受多普勒动态范围:±300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4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