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20193.7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科信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40/18;G06V40/4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阮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检测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的方法,其操作流程如下:S1、用户点击活体检测设备开始按钮,则活体检测设备系统开启运行至检测识别界面;S2、站在活体检测设备的活体检测摄像头前进行活体检测信息采集,接着用户站在虹膜传感器正前方进行虹膜模型数据采集,接着用户站在红外测温传感器正前方进行红外测温数据采集,最后用户站在电子行为感应器正前方进行做出规定化行为动作。本发明通过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和步骤S7一系列流程配合,防止心存侥幸的用户使用欺骗手段蒙混过关,进一步增强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设备的检测安全性能,避免给使用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体检测是指用户按照系统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防止用户在一些重要环境下用照片骗过系统完成验证,在用户按照系统提示完成相应动作后,后台对用户完成的动作进行识别,并提示用户活体检测是否通过,活体检测在社保、网上开户等重要场合都有其应用。
随着现在科技的日益发展,现在很多场所都安装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设备,然而现有的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存在用户使用合成处理照片、相似照片等手段对系统进行欺骗攻击,从而大大降低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设备的检测安全性能,易给使用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易存在用户使用合成处理照片、相似照片等手段对系统进行欺骗攻击,从而大大降低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设备的检测安全性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体检测人脸识别的方法,其操作流程如下:
S1、用户点击活体检测设备开始按钮,则活体检测设备系统开启运行至检测识别界面;
S2、站在活体检测设备的活体检测摄像头前进行活体检测信息采集,接着用户站在虹膜传感器正前方进行虹膜模型数据采集,接着用户站在红外测温传感器正前方进行红外测温数据采集,最后用户站在电子行为感应器正前方进行做出规定化行为动作;
S3、接着中央处理芯片分别对用户采集的活体检测信息、虹膜模型信息、红外测温数据和既定行为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和虹膜模型存入大数据库内;
S4、接着以大数据库内部信息为原始参考依据,从而图像处理模块分别对采集的用户活体图片、虹膜模型、红外人像照片和温度数值以及既定行为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和相似度处理;
亮度处理公式为:
μx为去除人脸区域后建模背景的图像均值,μy为去除人脸区域后的输入视频图像的图像均值,C1为常数,l(x,y)为图像亮度比较结果;
对比度公式如下:
其中δ(i,j)=|i-j|,即相邻像素间灰度差,Pδ(i,j)为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差为δ的像素分布概率;
结构相似度公式如下:
SIM=Structural SIMilarity;
S5、接着处理后的图像以及虹膜信息数据经过滤波器进行滤除杂波,再经过分类器将不同类型和格式的图像以及虹膜信息数据分类后传至对比模块,则对比模块对图像以及虹膜信息数据进行云计算对比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科信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科信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20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