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9120.6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7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呼华斌;李柯键;金海峰;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K1/04;B60L50/60;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包括:副车架、隔振器和至少一个支架,所述隔振器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副车架上设有隔振器安装结构,所述隔振器的一端与所述隔振器安装结构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隔振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池包框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总成,通过支架使副车架与刚度较高的电池包框架连接,隔振器设置在支架与副车架之间,无须调整隔振器刚度或增加其他吸震装置,满足车辆NVH性能要求,且不会增加成本和整车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目前各类新能源车型中,由于电机取代了传统的内燃机,遮蔽效应的消失使路面激励造成的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减少路面激励所导致的噪声与整车舒适性问题成为了新能源车型NVH性能开发的首要工作。对于路面噪声而言,可以简化为激励源-传递函数-响应三个基本要素,现技术中,为了使激励源在悬架与车身系统上快速的衰减,通常在副车架和车身之间使用隔振器进行连接。
上述连接方式理论上可以过滤与减少路面传到车身的激励从而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整车舒适性。但是实现这种连接方式优点的前提是,车身侧副车架安装区域的刚度与隔振器刚度一般需要为隔振器的6倍到10倍。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则这样的连接方式便不会起到减振提高舒适性的效果。然而,通常情况下车身端与隔振器刚度的比值很难保证达到隔振器刚度的6倍到10倍,因此通常采用如下方案去解决路噪问题:1、调整隔振器的刚度,使隔振器的刚度变小,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不仅会影响操稳等属性,还会出现耐久等问题。2、在副车架上安装动力吸振器,来衰减从路面传来的激励,不过这样的解决方案会增加成本和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副车架安装结构不能满足NHV性能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隔振器和至少一个支架,
所述隔振器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与所述支架之间;
所述副车架上设有隔振器安装结构,所述隔振器的一端与所述隔振器安装结构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隔振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端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池包框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包括两个所述连接部,每个所述连接部上均设有一个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总成包括两个所述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与两个所述隔振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材质为铝、铝合金或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厚度为0.5mm-5mm。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设有纵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梁上设有所述隔振器安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振器为橡胶衬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电池包框架和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总成,
所述电池包框架与所述车身连接;
所述电池包框架上设有支架安装座,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架安装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安装座的厚度为1mm-1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总成及车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9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