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源萜生物碱及其抗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18165.1 申请日: 2020-03-25
公开(公告)号: CN111393457A 公开(公告)日: 2020-07-10
发明(设计)人: 林文翰;刘东;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主分类号: C07D519/00 分类号: C07D519/00;A61K31/407;A61P31/04;C12P17/18;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代理人: 李稚婷
地址: 10087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源萜 生物碱 及其 抗菌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源萜生物碱及其抗菌用途。该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分离自海洋真菌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的发酵物,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所述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效果显著,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新型抗生素的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涉及一类新的混源萜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所述混源萜生物碱及其组合物的抗菌用途。

背景技术

细菌感染是由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能引发高热、伤寒及肺结核等多种病理症状,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十九世纪以前,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曾夺去无数人的生命。青霉素的发明和使用,使得细菌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后,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等新一代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各类细菌感染性疾病获得了更为有效的治疗。但由于抗生素、免疫制剂药物的广泛使用,致病菌种也有所变异,耐药菌株大量涌现,导致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MRSA)等耐药菌引起感染的治疗效果已大大降低,导致临床并发症和死亡数增加。因此,具有全新作用机制和靶点的新颖结构抗生素的研发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解决耐药性问题的热点和重点领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细菌多药耐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研究一株海洋真菌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的化学成分的过程中,分离并鉴定了一类结构新颖的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具有新型抗生素开发潜力。

本发明提供的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式II、式III和/或式IV所示的化学结构: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海洋真菌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为菌种,发酵培养获得含所述化合物的发酵物;

2)将发酵物用有机溶剂提取后,通过色谱法分离与纯化,制备得到式Ⅰ~式Ⅳ化合物。

上述步骤1)中,优选采用固体发酵培养黑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室温下避光培养20~40天,得到固体发酵物。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人工海水浸泡大米,然后高压湿热灭菌配制的大米培养基。

上述步骤2)中,优选的,用乙酸乙酯提取发酵物得到浸膏,然后依次利用硅胶柱色谱、反向柱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纯化,从发酵物浸膏中分离纯化出式I至式IV化合物。其中所述硅胶柱色谱优选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的洗脱组分经ODS反相柱色谱分离,再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得到式I至式IV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发酵物捣碎后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多次,减压浓缩得浸膏;浸膏用等比例硅胶扮样,利用减压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氯甲烷/甲醇(20:1,v/v)洗脱组分用ODS柱色谱以70%~100%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80%甲醇水溶液洗脱组分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7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纯化得到式Ⅲ化合物;二氯甲烷/甲醇(10:1,v/v)洗脱组分用ODS柱色谱以75%~100%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其中,ODS柱色谱85%甲醇水溶液洗脱组分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63%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纯化得到式Ⅰ化合物;ODS柱色谱90%甲醇水溶液洗脱组分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68%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纯化得到式Ⅱ化合物和式Ⅳ化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菌药物是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组合物,包含所述混源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未经北京大学;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