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8098.3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晁耀杰;高子强;田兵;邹阳;吴恒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7 | 分类号: | B23K9/167;C21D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仇蕾安 |
地址: | 11603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起落架 缓冲 支柱 外筒内腔 缺陷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观测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损伤特征;步骤二:依据步骤一中的缺陷损伤特征和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基体材料的焊接特性,确定焊接方法;步骤三:预制试件进行修复预操作;步骤四: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焊接;步骤五: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保温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装备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是飞机的起落架关键部件之一,在飞机起飞、滑行和降落过程中起到了支撑、吸收冲击能量和操纵飞机的作用,该装置的技术含量和配置要求上都极为苛刻,因此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飞机的正常工作。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其缓冲支柱受到的冲击力极大,因而在飞机的长期服役过程中缓冲支柱的内腔极易发生损坏。但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内腔缺陷位于内表面,操作者不能直观地看到缺陷位置及缺陷形状,因此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其修复难较极大。
飞机起落架修复的技术中规定,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尺寸超出设定标准时,可以通过打磨消除缺陷,打磨后的筒体内径尺寸将变大,则同时需要另行加工制作出与之相配套的轴套和活塞涨圈;该方法的修理成本大幅上涨且修复风险较大,容易造成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报废。目前,针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的内腔缺陷,在整个航空制造和航空修理技术领域内尚没有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可以既满足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完好性修复要求,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既能够高效的修复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观测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的损伤特征;
步骤二:依据步骤一中的缺陷损伤特征和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基体材料的焊接特性,确定焊接方法;
步骤三:预制试件进行修复预操作;
步骤四:对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焊接;
步骤五:焊接完成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保温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采用电子孔探仪对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的缺陷进行观测,其中,电子孔探仪与外部的显示屏相连。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焊接采用焊枪,所述焊枪与电子孔探仪分别安装在同一个加长杆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损伤特征包括:缺陷的位置、损伤形状和损伤尺寸。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试件与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结构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强度相同且具有相同的缺陷。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焊接所用的焊丝从所述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上的放气活门安装孔送入内腔缺陷处。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保温处理采用热砂处理。
优选地,所述热砂处理的温度为240~260℃。
优选地,所述热砂处理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热砂圈存于设定的器皿中,且热砂中铺设电阻加热装置,用于辅助保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修复方法,既能够高效的修复起落架缓冲支柱外筒内腔缺陷,又能够降低因打磨造成的筒体内径尺寸变大带来的修复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未经大连长丰实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8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