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力梁式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7216.9 | 申请日: | 202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6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古木圭;关口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泰克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悬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在扭力梁式悬架中,与设置在扭力梁的上壁部的座部对应地设定有焊接部分,在该焊接部分,底壁部与座部抵接而被焊接,该座部是上壁部向远离扭力梁的内部区域的突出方向(上方向)突出设置的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梁式悬架,特别涉及安装于四轮机动车等车辆的扭力梁式悬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四轮机动车等车辆用悬架装置,部件数量少、结构比较简单、空间效率优异的扭力梁式悬架以小排量车等为中心而被大量采用。
对于该扭力梁式悬架,要求在抑制对其生产率等带来不必要的影响的同时确保所需的强度和刚性,因此,提出了利用在扭力梁内延伸的加强部件连结左右的拖曳臂和扭力梁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2896522号说明书涉及一种机动车车轴,公开了以下这样的结构:该机动车车轴具备:两根纵支承体(拖曳臂),其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配置;横支承体,其沿车辆的横向延伸并将两根拖曳臂彼此结合;以及加强片,其分别对两根拖曳臂和横支承体之间进行结合,在加强片的横支承体侧的终端区域内,设置有将横支承体的金属型材的底腹板与加强片结合的塞焊等的点状结合部。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2896522号说明书的结构中,通过设置点状结合部,作用于该结合部位的力被更好地分配,从而意图降低在加强片的横支承体侧的终端区域产生的应力,但点状结合部相对于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椭圆或长孔配置,并与横支承体的金属型材中的平板状的底腹板结合,因此应力的降低程度自然存在界限,在这一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此外,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扭力梁式悬架中,在确保扭力梁与拖曳臂的接合强度以及扭力梁的弯曲刚性的基础上,要求使扭力梁的扭转刚性最佳化,但在为了增强扭力梁与拖曳臂的接合强度及扭力梁的弯曲刚性而将它们用加强部件连结的情况下,特别是若欲调整加强部件的结构来调整扭力梁的扭转刚性,则应力集中在扭力梁与加强部件的结合部分的倾向变强。即,该情况会将使扭力梁的扭转刚性最佳化时的设计自由度限制得较低,因此目前的状况是期待实现一种提高使扭力梁的扭转刚性最佳化时的设计自由度的新结构。
本发明是经过以上的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梁式悬架,其在通过加强部件连结扭力梁与拖曳臂的情况下,能够以确保了扭力梁与拖曳臂的接合强度及扭力梁的弯曲刚性、且抑制了应力集中在扭力梁与加强部件的结合部分的方式,自由度较高地设定扭力梁的扭转特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扭力梁式悬架包括:左拖曳臂,其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左侧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前侧支承于所述车体,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后侧支承车轮;右拖曳臂,其在所述宽度方向的右侧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前侧支承于所述车体,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后侧支承车轮;扭力梁,其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在由与所述宽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而成的纵截面中,呈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壁部和将所述一对壁部之间连接的连接壁部的开放截面形状,并且连结所述左拖曳臂与所述右拖曳臂;左加强件,其在所述左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左安装部,其在由所述扭力梁的所述一对壁部及所述连接壁部包围而成的内部区域中安装于所述扭力梁;外左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左拖曳臂;以及中间左连接部,其对所述内左安装部与所述外左安装部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左加强件连结所述扭力梁与所述左拖曳臂;以及右加强件,其在所述右侧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右安装部,其在所述内部区域中安装于所述扭力梁;外右安装部,其安装于所述右拖曳臂;以及中间右连接部,其对所述内右安装部与所述外右安装部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右加强件连结所述扭力梁与所述右拖曳臂,所述扭力梁在所述连接壁部中具有:左座部,其配置有左焊接部分,在该左焊接部分,所述内左安装部被焊接于所述连接壁部;以及右座部,其配置有右焊接部分,在该右焊接部分,所述内右安装部被焊接于所述连接壁部,所述左座部是所述连接壁部向远离所述内部区域的突出方向突出设置的部分,所述右座部是所述连接壁部向所述突出方向突出设置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泰克,未经株式会社F.泰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7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副车架
- 下一篇:R-T-B系永久磁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