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14606.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泛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23/08;B03C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建筑 垃圾 分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内设有预处理粉碎组件,所述预处理粉碎组件包括相对所述粉碎腔左右对称地转动连接于所述粉碎腔后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粉碎轮,本发明采用了左右对称的粉碎轮,通过顺时针转动的左侧粉碎轮和逆时针转动的右侧粉碎轮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方便对后续分离分类工作的进行;采用了固定在传送带外表面的电磁铁,当电磁铁位于粉碎腔内时,具有磁性可以铁质垃圾进行吸附,当电磁铁即将进入动力腔时,失去磁性并将吸附的铁质垃圾向下释放,从而可实现对建筑垃圾的自动分离分类,减少了人工的投入,保障了建筑垃圾分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建筑垃圾分类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为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常常需要将其中的砂纸垃圾以及铁质垃圾分离分类开来,而一般常常使用电磁铁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再分离,但大部分电磁铁不具有自动吸附自动释放铁质的弊端,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人工控制,这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无法保障建筑垃圾分离分类的效率,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建筑垃圾分类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粉碎腔,所述粉碎腔内设有预处理粉碎组件,所述预处理粉碎组件包括相对所述粉碎腔左右对称地转动连接于所述粉碎腔后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粉碎轮,所述壳体内设有左右对称且位于所述粉碎腔左右侧的两个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设有铁石分类组件,所述铁石分类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动力腔靠近对称中心侧内壁且与所述粉碎腔相通的电磁铁通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腔后侧内壁的第二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主带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腔后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下侧的第三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副带轮、连接于所述副带轮和所述主带轮之间的传送带、均匀分布地固设于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且通过所述电磁铁通孔进入所述粉碎腔内的十四个电磁铁,所述粉碎腔内以及所述壳体内设有动力传动组件。
可优选地,所述壳体上端固设有连接于所述粉碎腔和外界之间的垃圾投入口,所述粉碎腔后侧内壁固设有向前延伸至所述粉碎腔前侧内壁的砂石垃圾通道。
其中,所述预处理粉碎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位于所述粉碎轮前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粉碎腔内左侧内壁固设有向右延伸的转轴支架,所述转轴支架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左侧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的第一齿轮,所述转轴支架下端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轴右侧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右侧的第六传动轴,位于所述转轴支架下侧的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固设有与右侧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转轴支架下侧的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三锥齿轮上侧且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
其中,所述铁石分类组件还包括相对所述壳体左右对称地固设于所述壳体左右端的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动力腔相通的电源腔,所述电源腔左侧内壁上固设有电源,所述动力腔前侧内壁上固设有主导电块,所述主导电块触点和所述电源正极触点之间连接有正极电线,所述动力腔后侧内壁固设有向前延伸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前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主导电块后侧的副导电块,且所述副导电块相对所述主导电块位于靠近对称中心处,所述副导电块触点和所述电源负极触点之间连接有负极电线,所述电磁铁靠近所述传送带内圈一端固设有能够与所述主导电块接触的主导电杆,所述电磁铁靠近所述传送带内圈一端固设有当所述电磁铁位于所述粉碎腔内时能够与所述副导电块接触的副导电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泛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象山泛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