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331.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以农;张志达;罗法氿;张运涛;郑玲;王成;昝成霖;郭建新;崔庭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3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云川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轴承 激励 非线性 系统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包括:根据集中参数法原理,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根据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和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引入计算得到的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和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并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本发明解决了解决现有转子‑轴承系统模型考虑因素不全面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转子-轴承系统是旋转机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通常是一种复杂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转子-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直接决定着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转子-轴承系统在车辆、航空及军工等领域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很早之前就开始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准确的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机械系统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抑制优化和故障诊断等的基础。因此,对转子-轴承系统进行精确的动力学建模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特种车辆,由于综合传动结构布局限制,传动主轴的两侧输出往往为非对称结构,从而造成系统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存在明显差别。单纯依靠静态设计方法设计的传动主轴,在稳态工况和起步、换挡等瞬态工况,车辆轴类零件将承受较大的振动载荷,左右轴段抗振动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常常导致较短一侧轴段抗振动能力差,应力接近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从而产生早期疲劳断裂失效。因此,需要基于动力学理论对传动主轴-轴承系统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参数影响规律分析、参数灵敏度分析及振动抑制优化研究,为实现系统的刚、强度综合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指导。
然而,现有的转子-轴承系统模型,很少考虑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的耦合,特别是不能综合全面的考虑结构参数、制造参数和装配参数的影响。在实际的转子-轴承系统中,即使结构参数确定时,由制造造成的转子的偏心、轴承初始游隙和装配造成的内外花键不对中、轴承工作游隙变化等都会引起系统内部激励力、激励扭矩的变化。当这些内部激励过大时会严重影响转子-轴承系统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以解决现有转子-轴承系统模型考虑因素不全面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传动系统的刚度和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包括:
根据集中参数法原理,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
根据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
根据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
引入计算得到的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和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并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
可选的,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包括:转子的集中质量和转动惯量,以及主轴的轴段的弯曲刚度、弯曲阻尼、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
可选的,主轴的轴段的弯曲刚度的计算式为:
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z为轴段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l为轴段长度;
主轴的轴段的弯曲阻尼的计算式为:
式中,ξs为弯曲阻尼比,根据实际材料取0.03-0.1,Jm、Jp分别为轴段两端的转动惯量;
主轴的轴段的扭转刚度的计算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