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14331.0 | 申请日: | 202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以农;张志达;罗法氿;张运涛;郑玲;王成;昝成霖;郭建新;崔庭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3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云川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轴承 激励 非线性 系统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集中参数法原理,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
根据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
根据转子-轴承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
引入计算得到的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和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并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所述制造参数内部激励力包括:转子偏心产生的内部激励和轴承初始游隙产生的内部激励;所述转子偏心引起的横向激励力fex、垂向激励力fey以及激励力矩Te分别为:
式中,m为转盘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e为偏心距,为转盘转角;其中所述装配参数内部激励力包括:花键不对中量产生的内部激励和工作游隙变化产生的内部激励;当动态振动位移发生在任意转盘转角时,花键不对中量所造成的横向激励力fhx和垂向激励力fhy分别为:
式中,FX和FY分别为将花键不对中产生的动态啮合力分解的分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子-轴承系统结构参数包括:转子的集中质量和转动惯量,以及主轴的轴段的弯曲刚度、弯曲阻尼、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轴的轴段的弯曲刚度的计算式为:
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z为轴段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l为轴段长度;
主轴的轴段的弯曲阻尼的计算式为:
式中,ξs为弯曲阻尼比,根据实际材料取0.03-0.1,Jm、Jp分别为轴段两端的转动惯量;
主轴的轴段的扭转刚度的计算式为:
式中,G为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Ip为轴段横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
主轴的轴段的扭转阻尼的计算式为:
式中,ξt为扭转阻尼比,根据实际材料取0.005-0.075,Jm、Jp分别为轴段两端的转动惯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轴承在横向的激励力fx和垂向的激励力fy分别为:
式中,kc为接触刚度,N0为滚动体个数,Hj为接触系数,θj为第j个滚动体经过时间t后转过的角度,δj为轴承第j个滚动体在角位移θj处与滚道的径向接触变形量,n为常数,对于球轴承n=3/2,对于滚子轴承n=1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游隙变化时,轴承的横向激励力和垂向的激励力分别为:
式中,kc为接触刚度,N0为滚动体个数,Hj为接触系数,θj为第j个滚动体经过时间t后转过的角度,δrj为根据实际工作游隙计算的轴承第j个滚动体在角位移θj处与滚道的径向接触变形量,n为常数,对于球轴承n=3/2,对于滚子轴承n=1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轴承多源激励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为:
式中,M为惯量矩阵,K为刚度矩阵,C为阻尼矩阵,F为激励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143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