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连接关系-位置”迭代优化的网格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09452.6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群;翟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2;G06T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连接 关系 位置 优化 网格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连接关系-位置”迭代优化的网格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识别输入的三维网格模型的孔洞区域,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初始化孔洞区域连接关系,得到具有完整连接关系的初始三维网格模型,即实现孔洞区域的连接关系修复;
其中,输入的三维网格模型记为M0,初始三维网格模型记为M;
步骤二、记网格中发生调整的边的个数为number,初始值为0;
步骤三、识别孔洞边界一对特征点,基于特征点及其法向拟合跨越孔洞的特征线,以特征线为导向,调整孔洞区域连接关系,即连接关系优化,具体为:
步骤3.1识别孔洞边界一对特征点,基于特征点及其法向拟合跨越孔洞的特征线;计算孔洞边界顶点所有邻接边的二面角,若值大于θf,则该边为特征边,其邻接边界顶点即为特征点;依据特征边确定该点的法向,从而得到孔洞一对边界特征点vx,vy以及其对应的法向n1,n2;然后利用三次贝塞尔曲线(1)粗略拟合孔洞区域特征线lB:
B(t)=vx(1-t)+(n1+3vy-n2)t(1-t)2+(3vy-n2)t2(1-t)+vyt3,t∈[0,1] (1)
其中,θf代表角度,t代表时间,B(t)代表t时刻贝塞尔曲线上一个坐标点;
步骤3.2以步骤3.1拟合的特征线为导向,调整孔洞区域连接关系,具体如下:
步骤3.2.1在特征线lB上选取采样点集合VB={VBi}i=1,2…b,将点集VB向孔洞区域做投影,得到投影面片集合TB={ti}i=1,2…b,投影面片上边构成投影边集合LB={lBi}i=1,2…b,利用特征点vx,vy确定孔洞区域特征线大致方向为向量的方向;
步骤3.2.2从特征点vx出发,遍历与vx相邻接投影三角形中的边;首先计算所有与vx相邻接边与夹角大小,记录夹角最小的边的另一个顶点vtmp以及夹角值θ1;然后计算所有与vx相对的投影边若发生边交换后,形成的新边与夹角大小,记录夹角最小的边对应的另一个顶点v'tmp以及夹角值θ2;若θ1≥θ2,则连接关系不变,将vtmp替换特征点vx;否则发生边交换,number=number+1,并将v'tmp替换特征点vx;
步骤3.2.3判断vx与vy是否相等,若vx=vy,则此次连接关系优化结束;否则重复步骤3.2.2;
步骤四、判断number取值是否为0,若number>0,执行步骤五;否则,结束修复;
步骤五、基于孔洞及其邻域信息,构建基于三角面片表示的三维网格模型局部修复的变分框架,利用增值拉格拉日方法迭代求解孔洞及其邻域的顶点位置,即顶点位置优化;
步骤五,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5.1基于孔洞及其邻域信息,构建基于三角面片表示的三维网格模型局部修复的变分框架;
记孔洞区域及其邻域为孔洞局部,输入的模型M0的孔洞邻域网格为顶点集合为其中,m是孔洞邻域网格中的顶点个数,孔洞区域为DH;修复后的网格M的孔洞局部网格为MH,顶点集合为V={v1,v2,...,vn},边集合为E={e1,e2,...,ed},边长度集合为L={l1,l2,...,ld},内二面角集合为θ={θ1,θ2,...,θd},其中,n(n>m)是修复连接关系后的孔洞局部MH中的顶点个数,d是MH中边的个数,边集合E中的边ei的长度即为长度集合L中的li,内面角集合θ中的角度θi表示共享边ei的两个三角面片间的内二面角;保持孔洞局部连接关系不变,通过最小化如下(2)式的能量函数得到最优的孔洞局部顶点位置;
其中,是求满足最小的孔洞局部顶点位置,即MH;为数据项Efidelity,使得修复后的网格MH尽可能地逼近给定的初始网格||MH||TV为总变差正则项Eregularizer;λv(MH)为数据项截断参数,当v∈DH时,λv(MH)=0;时,λv(MH)=λ>0;
步骤5.1.1计算数据项,具体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
其中,vi代表修复后网格孔洞局部MH的顶点集合,V={v1,v2,...,vn}中第i项;代表输入的残缺网格孔洞邻域的顶点集合,中第i项;||PV-V0||1表示FV-V0的L1正则化;P表示m×n的投影矩阵,定义如(4):
步骤5.1.2计算正则项,具体通过公式(5)计算:
其中,li代表孔洞局部MH中边ei的边长,即边长度集合l={l1,l2,...,ld}中第i项;θi表示ei的两个邻接三角面片间的内二面角,(π-θi)表示内二面角θi的补角;假设边ei的两个邻接三角面片为Δv1v3v4和Δv1v2v3,边的两端点为v1,v3,对应第三个顶点分别为v2和v4;定义T1和T2分别是三角面片Δv1v3v4和Δv1v2v3的外法向,长度均为||v1v3||,T1和T2间夹角即为边ei的二面角补角(π-θi),则li|π-θ|=||v1v3|||π-θ|即为T1和T2之间所夹弧的弧长;法向量T1和T2表示为(6):
T1=cot(θ4,1,3)(v4-v3)+cot(θ1,3,4)(v4-v1),
T2=cot(θ2,3,1)(v1-v2)+cot(θ3,1,2)(v3-v2). (6)
其中,θ4,1,3是边v1v4和边v1v3的夹角,θ1,3,4是边v1v3和边v3v4的夹角,θ2,3,1是边v2v3和边v1v3的夹角,θ3,1,2是边v1v2和边v1v3的夹角;
采用近似计算的方法计算弧长,定义向量Tmid为指向弧中心,且与T1和T2同起点等长度的向量,则Tmid表示为:于是用弦长之和近似表达弧长,即则弧长表示为(7):
其中,
如公式(7)所示,正则项Eregularizer表示为顶点的线性组合,如公式(8)所示:
其中,K由公式(7)中矩阵装配得到,||KV||1表示KV的L1正则化;
结合公式(3)和(8),最小化能量函数(2)写成如下公式(9):
其中,是求满足λ||PV-V0||1+||KV||1最小的顶点位置,即V;
步骤5.2利用增值拉格拉日方法迭代求解孔洞及其邻域的顶点位置,即顶点位置优化,具体如下;
步骤5.2.1求解方程(9)转化为如下公式(10)求解带约束的优化问题:
其中,Z=PV-V0,Q=KV,||Z||1表示Z的L1正则化,||Q||1表示Q的L1正则化;是求满足λ||Z||1+||Q||1最小的Z,Q;
则根据增值拉格拉日方法将上述约束问题转为求解如下公式(11)的泛函鞍点问题:
其中,λZ与λQ是拉格拉日乘子;<λZ,Z-(PV-V0)>表示λZ和Z-(PV-V0)的内积,<λQ,Q-KV>表示λQ和Q-KV的内积;表示Z-(PV-V0)的L2正则化,表示Q-KV的L2正则化;rZ,rQ是惩罚因子,并且rZ>0,rQ>0;则优化问题转化为如下公式(12)的鞍点问题:
其中,是求满足变分方程L(V,Z,Q;λZ,λQ)最小的V,Z,Q;
步骤5.2.2求解优化问题(12);具体将问题(12)转化为依次求解3个子问题,然后迭代更新拉格拉日乘子,通过如下子步骤实现:
步骤5.2.2A固定Z,Q,求解V,即求解V子问题,V子问题转化如下公式(13)的二次方程形式:
其中,是求满足最小的V;
该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求解;
步骤5.2.2B固定V,Q,求解Z,即求解Z子问题,Z子问题转化为如下公式(14)形式:
其中,是求满足最小的Z;
问题(14)有如下公式(15)的封闭形式解:
其中,是取0和中的最大值;
步骤5.2.2C固定V,Z,求解Q,即求解Q子问题,Q子问题转化为如下公式(16)形式:
其中,是求满足最小的Q;
问题(16)有如下公式(17)的封闭形式解:
其中,是取0和的最大值;
步骤5.2.3更新拉格拉日乘子,其中第η+1次的迭代与第η次的关系如下(18):
步骤5.2.4迭代求解;
令初值依次迭代求解方程(13),(14),(16),更新拉格拉日乘子(18),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其中,终止条件为:假设连续两次迭代,如η,η+1次迭代,控制顶点的距离记为当ε小于给定的阈值ε0时,迭代停止;
步骤六、更新number的值为0,即令number=0;执行步骤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94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老楼梯扶手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