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7977.6 | 申请日: | 202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荣龙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8/09;B29C71/02;C23C14/02;C23C14/08;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改性 高密度 聚乙烯 波纹管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生产工艺,属于波纹管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生产工艺,准备原材料,将原料投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置入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管坯,并缠绕成型得管体;利用循环水冷设备对管体进行冷却;利用切割设备对管体进行切割,得半成品;检验去除不合格品,对成品进行表面处理后进行包装得波纹管成品,入库储藏。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波纹管,抗压力强,水阻小,耐酸碱腐蚀,易安装运输,具有节能,隔音减震,较高的抗紫外线稳定性,使用寿命长,弯曲性好,耐压抗冲击强度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设施、农业、水利建设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纹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建材市场的发展,PVC排水管种类越来越多,给人们的选择也具有多样性。其中,PVC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与铸铁管因为质量好,性价比高竞争尤为激烈;PVC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口径大强度高。由于采用了U型钢带复合PVC材料,使管材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环刚度,同等重量情况下比缠绕管、克拉管强度大幅度提高。可解决重载等一系列问题,大口径管材优势更加明显,铸铁管道主要是:管件密封圈老化容易漏水,安装较不方便,对水产生第二次污染,易腐蚀。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波纹管,抗压力强,水阻小,耐酸碱腐蚀,易安装运输,具有节能,隔音减震,较高的抗紫外线稳定性,使用寿命长,弯曲性好,耐压抗冲击强度高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设施、农业、水利建设等领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改性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原材料,将原料投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
S2、将混合物置入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管坯,并缠绕成型得管体;
S3、利用循环水冷设备对管体进行冷却;
S4、利用切割设备对管体进行切割,得半成品;
S5、检验去除不合格品,对成品进行表面处理后进行包装得波纹管成品,入库储藏。
进一步的,所述S1中,所述原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纳米二氧化钛改性高密度聚乙烯100-12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30-50份份、光稳定剂2-5份、润滑剂2-5份、抗氧化剂2-5份、着色剂10-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其中,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为经偶联剂进行表面修饰后的纳米颗粒,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质量为总质量的2-6%,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粒径为50-200n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改性高密度聚乙烯的制备方法为:将高密度聚乙烯和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置入分散搅拌装置内,30-60℃下搅拌分散30-50min,再置入双螺杆挤出机中250-300℃下经熔融共混后挤出,得纳米二氧化钛改性高密度聚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光稳定剂为邻羟基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水杨酸酯类、三嗪类、取代丙烯腈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化剂为单酚、双酚、三酚、多酚、对苯二酚、硫代双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着色剂为色母粒。
进一步的,所述S1中,混合机为高速混合机,混合过程温度为100-130℃,转速为2500-3000rpm,混合时间为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荣龙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荣龙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