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结构、半导体器件和封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7973.8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蔚;钱孝清;杜鹏;沈戌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29 | 分类号: | H01L23/29;H01L23/31;H01L23/538;H01L21/48;H01L21/7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于保妹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结构 半导体器件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封装结构、半导体器件和封装方法,该封装结构包括:芯片单元,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表面的客户层,定义所述客户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衬底背离所述客户层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客户层内形成有焊垫;焊接凸起,形成于芯片单元的第二表面;金属布线层,电性连接于所述焊垫和焊接凸起之间;绝缘层,形成于所述金属布线层和芯片单元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依次形成于所述芯片单元表面的二氧化硅层和Si3N4层。本发明封装结构的绝缘层采用SiO2+Si3N4+环氧树脂三层结构,通过该种结构,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湿气的隔绝效果,且本身抗应力强度也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半导体器件和封装方法,特别适用于40nm及以下Low-k(低介电损耗常数)芯片TSV(硅通孔技术)封装。
背景技术
晶圆级芯片封装(WaferLevel Chip size Packaging,WLCSP)技术是对整片晶圆进行封装测试后再切割得到单个成品芯片的技术,封装后的芯片尺寸与裸片一致。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颠覆了传统封装如陶瓷无引线芯片载具(Ceramic Leadless ChipCarrier)、有机无引线芯片载具(Organic Leadless ChipCarrier)的模式,顺应了市场对微电子产品日益轻、小、短、薄化和低价化要求。经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封装后的芯片达到了高度微型化,芯片成本随着芯片的减小和晶圆尺寸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是可以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整合为一体的技术,是当前封装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现有技术中,TSV封装常以SiO2或环氧树脂等有机材料作绝缘层。但有机材料CTE(热膨胀系数)较大,对芯片及其焊垫的应力作用比较明显,容易导致焊垫本身的崩裂或附近客户层的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半导体器件和封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绝缘层CTE较大,导致焊垫本身的崩裂或附近客户层的断裂的问题,包括:
一种封装结构,包括:
芯片单元,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表面的客户层,定义所述客户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衬底背离所述客户层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客户层内形成有焊垫;
焊接凸起,形成于芯片单元的第二表面;
金属布线层,电性连接于所述焊垫和焊接凸起之间;
绝缘层,形成于所述金属布线层和芯片单元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依次形成于所述芯片单元表面的二氧化硅层和Si3N4层。
一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硅层与焊垫之间连接,和/或
所述Si3N4层与焊垫之间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还包括形成于所述Si3N4层和金属布线层之间的环氧树脂层。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贯穿所述衬底的通孔,所述通孔暴露出所述焊垫;
所述绝缘层延伸于所述芯片单元第二表面和所述通孔的侧壁。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阻焊层,阻焊层至少形成于所述金属布线层表面,所述阻焊层具有暴露出部分所述金属布线层的开孔,所述焊接凸起填充所述开孔,并暴露在所述阻焊层表面之外。
一实施例中,所述芯片单元的第一表面具有功能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还包括:
基板,覆盖所述芯片单元的第一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自动舵的自适应控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除鸟窝绝缘杆





